鳳凰資訊 > 歷史 > 正文 |
|
相關Tag | [長征] |
《菜根譚》里有句名言,“吃得菜根,,百事可為”,。意思是說,人們只要經(jīng)受了艱難困苦的磨練,,就能成就一番事業(yè)。套用這句名言的格式,可以這樣說,,“吃得草根,則千事可為”,,“吃得皮鞋,、皮帶,則萬事可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草根比菜根更難以下咽,。皮鞋、皮帶,,除了紅軍長征戰(zhàn)士,,世界上有誰吃過?
某些青少年或許會問,,吃草根尚可理解,,而皮鞋、皮帶,,硬邦邦的皮革之類的東西,,怎么能吃呢,即使你有銅牙鐵齒,,又奈它何,?
老紅軍趙洪進,通過吃皮帶的親身經(jīng)歷,,給我們解開了謎團:先把皮鞋,、皮帶放到火里燒煳,然后用水洗凈,,再用刀刮,,最后,放到臉盆里煮,。當皮子變得又黃又軟時,,就成了難得的“美味”。朱德的皮帶,,就曾被他的警衛(wèi)員現(xiàn)年86歲的趙德仁燒燒吃了,。
能夠吃下草根、皮帶的戰(zhàn)士,,世界上還有什么困難能難住他們呢,?
當時的輿論認為,“國共勝負已成定局,,紅軍已是死路一條”,,因為長征戰(zhàn)士“流徙千里,四面受制,,下山猛虎,,不難就擒”,國民黨“把活路堵死”,,留給紅軍的只是“死路一條”,。出人意料的是,,各路紅軍跋山涉水、爬冰臥雪,、血戰(zhàn)湘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轉(zhuǎn)戰(zhàn)烏蒙山,、強渡嘉陵江、激戰(zhàn)獨樹鎮(zhèn)……1936年10月,,紅軍長征三大主力會師陜北,,譜寫了一曲令世界驚嘆的兩萬五千里的長征壯歌。
我們是新時代的長征者,?!叭f里長征只是走完了第一步”,這句話概括地說明了我們面前的道路還很長很長,,肩上的任務還很重很重,。但我們的精神細胞里,有著紅軍長征戰(zhàn)士吃草根,、吃皮帶的遺傳“基因”,,還有什么困難能難倒我們呢?
作者:
郭振亞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