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二環(huán)”線又稱繞越公路,,目前正在緊張施工中,。近期,在繞越公路東善橋施工段一個正在修建的涵洞旁,,發(fā)現一座長達8米的南朝古墓,,隨即南京市博物館考古部考古專家進行了搶救性挖掘,。考古人員稱,,這樣大的南朝古墓在南京地區(qū)也算是較大的,,墓主人極有可能是南朝的顯貴。雖然墓頂遭遇了破壞,,但墓里的文物還是讓考古隊員們期待,。昨日,大墓正式清理墓底,,記者隨即趕往現場進行了采訪,。
排水系統(tǒng)仍完好
昨日上午,記者隨考古人員來到考古現場,,這是一片連綿近千米的半環(huán)形山崗,,最高的一座山被村民們稱作王家山,因修路挖山,,南朝大墓完全暴露在外,。這座古墓長約8米、寬3米左右,。是南朝墓葬常見的磚結構“凸”形單室券頂磚墓,。特別之處在于,墓室下的排水系統(tǒng)保存非常完好,,長約7米,,出水處清晰可見,,這么完整的古墓在以往的六朝古墓中也是少見的?!?米左右的南朝墓在南京地區(qū)也是較大的,,墓主人極有可能是南朝的顯貴?!币晃豢脊抨爢T向記者介紹說,,另外每隔十多米就有一處墓葬,“這絕對是一個令人側目的奢華墓群,,可惜其它幾座都遭破壞了,。”
滿墻印著精美的蓮花
“精美之處還體現在,,古墓里每一塊磚上都印有精美的蓮花紋,,真可謂‘滿墻蓮花’?!表樦脊抨爢T的指引,,記者注意到,蓮花紋并不在磚的平面,,而是印在立面上,,蓮花紋磚有兩種規(guī)格:一種磚厚度約3厘米,立面陽刻有兩朵6瓣蓮花;另一種磚略厚,,很奇特,立面只有半朵蓮花,,需要和另一塊方向相反的磚拼起才是一朵完整的10瓣蓮花,,看起來很精美。現場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因為蓮花是佛教神圣的象征物,,在佛教盛行的南朝中后期墓葬中比較常見,權貴們在墓葬中喜歡裝飾蓮花紋,,借此寓意永登極樂,。“但在墓門兩側還出現一種墓磚紋,,中間是蓮花紋,,兩側為火形紋。這種紋飾在南京考古史上十分少見,?!?/P>
陶俑作隨葬墓主炫身份
近期,在南京六朝古墓挖掘中,,很少有文物出現,,基本上是“十墓九空”,。在昨天下午的挖掘中,考古人員有比較大的信心,。果然在挖到地磚甬道一側時,,隨著考古人員手中小鏟刀輕輕一撥,一個陶俑人頭露出土面,。接著是完整的身子,,“頭上戴著官帽,是一尊男性陶俑,,高大約20多厘米,。”在這尊陶俑的旁邊,,還睡著一尊陶俑,,兩手抱在胸前,但頭已不知去向,,身旁還有幾枚銅錢,,考古人員將于今天對陶俑繼續(xù)清理挖掘。一位考古人員一邊清理,,一邊介紹,,“商周時期習慣用活人殉葬,春秋戰(zhàn)國逐漸用模擬活人的俑來代替,,其中用陶泥制作,,經火燒成的人物形象即為陶俑。陶俑有文武官吏,、樂隊儀仗,、男仆女侍等。在墳墓中陪葬死者的陶質人形,,是為了炫耀墓主人生前的身份,、財富、精神信仰,?!彼f,應當在墓門前甬道兩側各放一尊陶俑,,另一尊可能被破壞了,。
一把瓜子令人摸不著頭腦
在陶俑旁,考古人員對周邊的幾個陶器進行挖掘時,,還發(fā)現在一個破碎的陶罐旁,,有一塊土層與眾不同,引起了考古人員的注意,??脊湃藛T小心地把它取樣裝進塑料袋里,,仔細辨認,發(fā)現可能是一把金黃色的“甜瓜子”,。但并沒有發(fā)芽的跡象,,可能是熟的瓜子。墓主為何會要把瓜子放在陶罐里陪葬呢?這確實是個難解之謎,。記者查詢了有關資料發(fā)現,,在長沙馬王堆一號墓發(fā)掘中,墓主辛追夫人的腸胃內就發(fā)現了“甜瓜子”138粒,,這說明漢代就食用甜瓜子,。而1956年,在對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挖掘中,,除發(fā)現稻谷,、桃核、菱角外,,也發(fā)現了“甜瓜子”等植物遺存,,當時曾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皩⑹澄镒鳛榕阍崞?,說明死者把生前的衣食住行搬進了陰間。因為甜瓜子在土里變成了金色,,也許是圖個‘金子’的吉利吧,。”考古人員分析說,。
可能有過報復性破壞
在昨日進行的挖掘中,,考古人員發(fā)現了一件奇怪的現象,從墓室及地層的混亂情況分析,,可能墓葬有人為大規(guī)模破壞痕跡,?!耙话愕谋I墓者是絕對不會這么干的,。”考古人員分析,,極有可能是一次報復性毀墓事件,。破壞者并非是沖著財物來的,這樣的毀墓在南朝史料上也曾經出現過,,但究竟是哪個朝代何人所為,,暫時還無法搞清楚。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