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墓發(fā)掘現(xiàn)場市考古所供圖
古墓重見天日
沙坪壩小龍坎鬧市區(qū)發(fā)現(xiàn)豪華古墓,!單是砌成墓室“吊頂”的條石,,每塊就重達1000公斤。而更讓人稱奇的是,,這座古墓過去完全藏身于民房之中,,墓室上方還開了一家餐館,,墓碑竟成了一戶居民房屋的后壁。
古墓藏身家邊
記者昨日在現(xiàn)場看到,,這座古墓位于小龍坎后山坡康寧村社區(qū)面向公路一側的斜山坡上,,由于舊城改造,周圍一片瓦礫,。
“原來墓的跟前就住了一家人,。”居民楊先生介紹,,這家人姓左,,他家的后壁就是古墓的碑樓。記者看到,,碑樓殘高3米多,,由3塊墓碑和八字形擋墻、飛檐,、浮雕裝飾組成,。由于長期煙熏火燎,,碑樓上半部已是一片漆黑,碑上的浮雕大多模糊不清,。
“這家人在古墓旁住了20多年,。”市考古所工作人員于桂蘭介紹,,早在上世紀80年代,,沙坪壩區(qū)就發(fā)現(xiàn)了這處墓地,但由于發(fā)掘條件尚未成熟,,只得委托康寧村社區(qū)15號住戶,,也就是左先生夫婦看守此墓。后來,,左老先生去世,,只剩下左婆婆一個人,“有人聽說這里有古墓,,出高價來租房子,,但被她拒絕了?!?
墓主是“市級領導”
今年3月,,沙坪壩區(qū)文廣新局得知小龍坎后山坡大批危舊房即將拆除,立即上報市文物局,,停止了古墓周邊的施工,。7月,市考古所對這處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發(fā)現(xiàn)同墳異穴三棺墳及碑樓一座,。市考古所表示,初步計劃在發(fā)掘完成后將碑樓異地搬遷,,進行保護,。
“從墓碑上刻的內容來看,墓主人是清代從五品官員,,相當于今天的市級領導,。”于桂蘭介紹,,碑后三個墓室成“品”字形排列,,下方兩棺葬著清代官員王紹宗和他的妻子,上方葬的是王紹宗的母親,。據了解,,這種“品”字形排列在重慶發(fā)現(xiàn)的清墓中極為少見,顯示出主人有極強的禮制觀念,。
當?shù)鼐用穹Q,,墓前原來還有拜臺一座,,立有石獅、石望柱各一對,,但都遭到破壞,。
棺底刻“北斗七星”
“單是砌成墓頂?shù)臈l石,就長3.6米,,重達1000公斤,。”于桂蘭介紹,,為揭開墓頂,,考古隊只能租來大型吊車,“當年修墓所要花費的人力和財力可見一斑,?!?
據介紹,這座豪華古墓占地100多平方米,。其中兩個墓室早已被盜掘,,但三具棺木都保存完好,在王妻的墓室中還發(fā)現(xiàn)了大量瓷器和玉器,。“王的夫人穿了五層衣服,,還戴著帽子,。”考古人員介紹,,散落在她身旁的玉器有玉佩,、手鐲、玉紐扣等,,工藝都相當精美,。
考古人員還發(fā)現(xiàn),在三具棺木的底部均刻有不同形狀的神秘圖案,。其中,,在男墓主王紹宗棺木底部,刻有類似于北斗七星的“天文圖案”,,7個鏤空的圓圈在曲折的線上依次排列,。專家推測,“北斗七星”象征著要為逝者指明靈魂升天的方向,。
作者:
楊娟
編輯:
梁昌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