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金沙洲發(fā)現(xiàn)楊家將先鋒廟,,該廟曾在清朝重建過,。曹景榮攝
在廣州金沙洲,,有一座紀念楊家將的“先鋒廟”和一些楊姓村民,。這些楊姓村民大多認為,,他們就是宋代楊家將的后代,。
“兩塊先人留下的石碑,,可以說明我們是宋代楊家將后代,?!弊蛉眨易V州金沙洲的數(shù)位楊姓村民稱,,他們就是楊家將流落此地繁衍的后代,。迄今村里還保存著一座紀念楊家將的“先鋒廟”,以及兩塊紀念楊家將的石碑,。這些楊姓村民是否為楊家將后裔,?尚待專家考證。
廟墻鑲嵌兩塊清代石碑
記者在金沙洲看見,,村民所指的“先鋒廟”位于金沙洲小學附近,,現(xiàn)存總面積約為17平方米左右。廟身由青磚砌成,,廟頂蓋有陳舊的木板和黑瓦,。約2.6米高的廟門由條石和木板做成,門框上刻有一副頗具氣勢的繁體字對聯(lián):勇冠三軍千古談,,恩覃四海萬古春,。但門楣上刻的幾個大字,已被早年刷上的“毛主席萬歲”蓋住,。屋檐上,,橫掛著一塊雕花刻鳥的木板,,鳥似喜鵲,花像臘梅,。
大門右側墻壁上,,并排鑲嵌著兩塊石碑,碑文中許多文字無法辨別,。從碑文落款可知,,一塊碑刻于宣統(tǒng)二年,一塊碑刻于道光三十年,。兩碑所述談到重建“先鋒廟”的意義,。兩碑還刻有捐款建廟者的名字,共100多人,,所用貨幣為銀子,。捐款多的“助銀三大元”,捐款少的“助銀二大元”,。
“聽鼓角之聲,,思將帥之臣……世為邊帥,歷挫金人,,吾鄉(xiāng)去世,,啟宇聚族于潯……”短序中有類似的文字記述,整個短序卻因風化難以通讀,。它的大意是后代要傳承忠勇精神,,憑吊楊家將豐功偉績。
世代皆以忠臣后代自居
楊姓村民表示,,他們對外宣稱自己是楊家將的后代,,受一代代口口相傳的影響很大。因為長輩總會告訴晚輩,,“先鋒廟”旁姓楊的人是楊家將后裔,。一些年長者還說,直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先鋒廟”的香火依然旺盛,,族人經(jīng)常在此祭奠。從廟門口鋪出的一條石板路,,寬2米多,,一直延伸到300米開外的楊家祠堂。遺憾的是,,祠堂在大約2003年時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一所小學。記者昨日看見,原址周邊僅剩下幾棵古老的木棉,。
“書社”佐證優(yōu)良遺風
楊姓村民還說,,以前“先鋒廟”內(nèi)有兩尊塑像,好像雕塑的是楊六郎和楊宗保,,它們在“文革”時被搜走,。楊姓村民普遍認為,他們是“二楊”后裔,。這一族人留居廣州的原因,,極有可能和楊家將的“平南”戰(zhàn)事有關,或被奸人陷害有聯(lián)系,。
記者看見“先鋒廟”周邊區(qū)域,,有五六棟青磚老屋的門楣刻有“書社”字樣。楊姓村民說,,這些“書社”新中國成立前就有了,,是用來教育子女的私塾。據(jù)傳,,楊家將非常重視文化教育,。
楊姓村民還說,新中國成立前,,“先鋒廟”周邊賭館,、米鋪、商行林立,,祠堂廟宇很多,,至今給人留下記憶的有主帥廟、天后廟等,,東西南北土地廟的香火特別旺盛。每年農(nóng)歷正月初,,均有幾只船載著戲班子來此唱大戲,,一連要唱好幾天,熱鬧非凡,。
楊姓村民據(jù)此認為,,金沙洲雖是一個島嶼,但自古以來商賈發(fā)達,,人丁興旺,,林秀水清。楊家將后代之所以上島定居,,可能與金沙洲得天獨厚的自然環(huán)境有關,。
村民呼吁保護先鋒廟
“先鋒廟”的外墻上目前寫有一個紅色的編號。村民說,這是一個意味著“先鋒廟”要被拆除讓道的標志,,因為這里已有新的街道規(guī)劃,,廟宇會被推平。眼前尚無文物保護部門來普查研究“先鋒廟”,,他們?yōu)榇烁械绞謸?,希望能引起有關部門的關注。
白云區(qū)文化局相關人員表示,,對“先鋒廟”及其兩塊碑文的情況,,他們已接到報告,將抓緊時間去了解查實,。如屬文物,,他們會按規(guī)定進行有效保護,并對“楊家將”后代一說多方考證,。(胡利)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胡利
編輯:
劉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