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jiān)的美差:奉旨罵人(組圖)
相關標簽: | [清朝] |
清朝的太監(jiān)
同樣是受申斥,內容,、態(tài)度和被罵輕重卻可以有如此大的變化,。當然,不僅僅是張百熙和唐紹儀遇到過這樣的事,。還有比張百熙遭到的咒罵更嚴重,,清朝末年一名叫勝保的將軍,也受過一次“惡罵申斥”,。勝保是滿洲鑲白旗人,,自恃身份高貴,又曾任大學士協(xié)辦軍務,,因而根本沒把傳旨的太監(jiān)放在眼里,,自然也就沒想過打點。
據說太監(jiān)把勝保祖宗的一些陳年舊事翻出來羞辱了勝保一頓,,把勝保罵得“干吃啞巴虧”,,氣得七竅生煙,卻敢怒不敢言,,因為太監(jiān)一口一個“皇上說”,。遭到如此申斥后,勝保又被發(fā)配新疆,,又羞又氣,,也幾乎送命。
另有李喬在《清代官場如市場》一文中言:“翰林劉廷榮因破例遞折,,傳旨申斥,。劉知道交四百兩銀子可免,但因窮只交了二百兩,便又請人找太監(jiān)說情,,想以此二百兩免罵,。結果,太監(jiān)收下二百兩銀后,,申斥時仍罵了劉,,但只罵了‘混帳下去’,免去了‘王八蛋滾’,,這算是對二百兩銀的報償,。這種罵法被稱為‘半罵’?!?/FONT>
如此看來這個“申斥”的名堂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不管你是官大還是官小,,身份是高貴還是不高貴,,只要銀子夠分量了,就可無罵,,否則就得半罵,、全罵或者惡罵了,要何種方式受屈辱,,可以自己選擇,,被罵程度的深淺卻必須由銀子來決定。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