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國民黨] |
陶峙岳
陶峙岳, 原名陶紀常,字岷毓,,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勛章,。1915年,陶峙岳轉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并在年底參加了聲討袁世凱復辟稱帝的斗爭,。
1930年后,,陶峙岳率部參加了對中央根據(jù)地的前4次“圍剿”,但在第3次“圍剿”中遭紅軍痛殲后產(chǎn)生厭戰(zhàn)情緒,,或告假休息,,或請求擔任后方守備任務,回避與紅軍作戰(zhàn),。1935年9月,,其第8師調到甘肅后,奉命在隴西武山,、華家?guī)X一帶阻擊北上的紅軍,。因對內(nèi)戰(zhàn)不滿,他故意虛張聲勢,,暗中卻主動讓路,,使紅軍主力得以安全通過。西安事變爆發(fā)后,,他希望蔣介石能停止內(nèi)戰(zhàn),,致力抗日,其師雖駐海原,,卻不肯派兵去西安解救,。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fā)時,陶峙岳任國民黨軍第76軍中將軍長兼第8師師長,。他立即從廬山軍官訓練團趕回陜西部隊駐地,請纓抗戰(zhàn),,并以日寇侵華史和戚繼光,、林則徐、左宗棠等御侮事跡教育部隊,,激勵將士懷必死之決心投入抗日戰(zhàn)爭,。9月19日,他率部從陜西經(jīng)河南,,抵達上海參加淞滬會戰(zhàn),。部隊受其鼓動和激勵,作戰(zhàn)極為英勇,。經(jīng)20余日連續(xù)激戰(zhàn),,當撤出戰(zhàn)斗時,其部隊戰(zhàn)斗人員僅剩700多人,。淞滬戰(zhàn)役后,,陶峙岳調任國民黨軍胡宗南部第1軍軍長。經(jīng)其精心整訓,,該軍成為一支抗戰(zhàn)勁旅,。
1946年4月,,張治中出任國民黨軍事委員會西北行營主任兼新疆省政府主席后,陶峙岳被張治中任命為新疆警備總司令,,協(xié)助張和平解決了伊犁,、塔城、阿山的三區(qū)人民武裝起義后的民族問題,,使新疆緊張復雜的局勢逐漸得以緩和,。
1946年夏,陶峙岳調蘭州任西北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在張治中不在蘭州期間,,他全權代行處理軍政長官公署的日常事務,以公正態(tài)度周旋于甘,、寧,、青、新4省,,平息了一系列棘手的事件,,使西北局勢維持住相對的穩(wěn)定。1947年5月新疆政局再次出現(xiàn)動蕩后,,經(jīng)張治中推薦,,他兼任新疆警備總司令。
自1949年年初開始,,陶峙岳便積極探尋和謀劃新疆和平解放的途徑,,一方面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進行著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一方面主動派人與共產(chǎn)黨和解放軍接洽,。在克服重重困難之后,,終于在9月25日和26日,他與新疆省主席包爾漢分別代表國民黨駐疆10萬名官兵和新疆政府,,通電宣布起義,,并致電人民解放軍副總司令彭德懷,請求迅速派人民解放軍部隊入疆,,隨后又有效地制止了因起義引起的局部騷亂,,為新疆的和平解放作出了重大貢獻。
1955年,,陶峙岳被授予上將軍銜和一級解放勛章,。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將軍病逝于長沙,,享年97歲,。
相關新聞
編輯:
劉志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