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期
2012.12.07
1949年國民黨政府丟掉大陸的失敗與這個政權徹底的腐敗丟失了民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對于貪腐的危害,,蔣介石并非沒有認識,,也下手處治了一批貪腐的高官,,但為何越反越腐最終不可救藥,?
![]() |
蔣介石處理的貪腐人員級別足夠高 |
民國政府打擊貪腐,,也曾對相當級別的官員下手,。最著名的就是“四大家族”中的孔祥熙,。1944年卷入“美金公債案”被免去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總裁,,并被迫辭去行政院長之職,。1947年另一“四大家族”的代表宋子文因引起“黃金風潮案”,牽涉舞弊被迫辭職,。其心腹中央銀行總裁貝祖貽被免職,。(摘自《殷鑒不遠:民國時期的反腐敗史話》,,王春瑜主編)但這些對高官的處理,,卻沒有起到殺雞儆猴的效果,,民國腐敗依舊愈演愈烈,。 |
蔣介石對于貪腐的危害和對政權的危險是有相當認識,,并下了相當決心。蔣介石對貪腐形勢總結:“內外人心陷溺,,人欲橫流,,道德淪亡,,是非倒置,,一至于此!”。(摘自楊天石《蔣介石日記解密系列》,,載《決策與較量:看國民黨如何敗亡大陸》,王家聲等著)總結豫湘桂會戰(zhàn)失敗時,,更痛心疾首的總結:“由于我們自身種種腐敗缺點的暴露,,可以說他們到了現(xiàn)在,已經根本沒有把我們中國放在眼里,!”(摘自秦孝儀編撰的《先總統(tǒng) 蔣公思想言論總集》)1948年國民政府設立“上海經濟管制督導員”,,蔣介石親選蔣經國主管,“掃除腐敗勢力”,。對此任命,,蔣介石稱“雖然我曉得這個職位可能使經國遭到忌恨,,甚至斷送前程,,但是我必須派他去,。經國是唯一可以擔任此一任務的唯一人選?!保ㄕ浴兑箬b不遠:民國時期的反腐敗史話》,,王春瑜主編)寧可冒著蔣經國斷送政治前途風險打擊腐敗,,不可謂不重視了,。但也沒有能挽回蔣經國“打虎”失敗,,貪腐縱橫的現(xiàn)實,。
民國時期,,普通民眾對于民國政府機構、官員,、軍隊的貪污腐敗行為是無比痛恨的,又苦于無法可施,,便編了歌謠揭露和諷刺國民黨的腐敗。如:“半分責任不負,一句真話不講,,二面做人不羞,,三民主義不顧,,四處開會不絕,,五院兼職不少,,六法全書不問,,七情感應不靈,,八圈麻將不夠,九流三教不拒,,十目所視不怕,,百貨生意不斷,,千秋事業(yè)不想,,萬民唾罵不冤,?!保ㄕ裕骸冬F(xiàn)代快報》2008年11月25日,《抗戰(zhàn)勝利后民國官場的腐敗》,,作者:趙映林)因此,,1948年蔣經國在上海打擊貪腐初見成效時,輿論一片贊揚之聲,。有報紙稱蔣經國是國民黨救命王牌,;有的甚至稱頌其為“蔣青天”、“活包公”(摘自:李立《臺海風云》,九州出版社),,從中也可看出民國百姓對于貪腐的痛恨和對于根治貪腐的熱切期盼,。但這種期盼并沒有能使民國政府在打擊貪腐上有任何明顯的進步。
美國歷史上腐敗叢生,,觸目驚心,。在美國貪腐盛行時,連美國總統(tǒng)也曾經因未能滿足貪腐分子的索官而遭殺害,。美國又是如何扭轉這一現(xiàn)實,,對貪腐進行了成功打擊和控制的呢?
![]() |
美國歷史上腐敗曾觸目驚心 |
加菲爾德當選總統(tǒng)前就立志廢掉政黨分贓制,,但在1881年7月2日,,即入主白宮不到4個月,他就遭一名求官未遂者刺殺,。這名兇手認為加菲爾德當選總統(tǒng)有他的功勞,。兩個多月后,加菲爾德與世長辭,。(摘自:人民網,,金點強《總統(tǒng)遇刺案點燃美國反腐風暴》)美國曾經的貪腐高發(fā)期,政府的公職可以被貪腐分子私下授受,,如19世紀七八十年代的紐約,,由該市的政治機器坦慕尼協(xié)會所壟斷的市政職位多達4萬。同時,,貪腐分子公然偷竊國庫,,已經成為慣例。另外,,貪腐分子還公開進行權力尋租,。 |
美國對于腐敗的治理,并沒見到對貪腐者大開殺戒,、人頭滾滾的場景,。相應的,是一步步有針對性的法律的出臺和不斷制度的完善,。1883年美國國會通過的《彭德爾頓法》確立了一套以功績制為核心的文官選拔和獎懲機制,,打破了政治機器壟斷職位任命權的局面,從而重挫了分贓交易者的囂張氣焰,。此后,,為保證政府廉潔、防止金錢對選舉的滲透和腐蝕,,國會相繼通過了一系列與抑制腐敗密切相關的法律,,比如禁止公司向聯(lián)邦公職候選人捐款的法律(1907年),、競選經費公開法(1910年)、聯(lián)邦反腐敗行為法(1925年)和禁止聯(lián)邦文官參與政黨活動的哈奇法(1939年)等,。被稱為“第四權力”的新聞媒體在美國反腐敗斗爭中發(fā)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摘自張宇燕、富景筠《美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載《炎黃春秋》2005年第8期)
實際上,,對于一些我們看來是應該歸于貪腐的內容,在美國卻經過立法取得了合法的“身份”,,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政治獻金,。20世紀初,美國選舉由于允許利益團體直接捐資給候選人,,因此造成了大量政治腐敗,,針對這種情況,1907年,,規(guī)范競選籌款的《提爾曼法案》通過,,禁止公司和州際銀行直接向候選人提供經費。美國總統(tǒng)選舉一向需要大量資金,,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最高法院2010年一項裁決,,該裁決規(guī)定個人和機構只要不直接參與或直接向某政黨競選陣營提供資金,其捐款可不設上限,。政治獻金有造成金權交易的巨大風險,,這種灰色的行為在美國卻獲得了立法監(jiān)管的合法身份??梢娒绹藢τ凇柏澑辈⒎潜в幸环N“寧可錯殺絕不放過”的零容忍心態(tài),。
現(xiàn)代社會的腐敗現(xiàn)象,其本質是整個國家和社會的現(xiàn)代化帶來的經濟,、社會與政治制度的脫節(jié)。在這個意義上,,民國反腐之所以失敗的答案,,實際上是和政治制度尚未現(xiàn)代化密不可分的。
![]() |
現(xiàn)代反腐成功的前提:完成政治制度現(xiàn)代化 |
按照美國學者亨廷頓的研究,,社會的腐化程度與社會和經濟迅速現(xiàn)代化有關,,同時也是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種表征,。因此,,經濟現(xiàn)代化不應該成為貪腐的借口,。相反,,貪腐反倒應成為盡快實現(xiàn)政治制度現(xiàn)代化的鞭策??傮w說來腐化是現(xiàn)代化的產物,,特別是政治意識擴大和政治參與擴大的產物,。剎住腐化風需要對這種參與進行組織和協(xié)調,。而政黨便是現(xiàn)代政治中能履行這一職責的主要機構。政治組織發(fā)展了,,就能減少腐化的機會,。腐化與政治組織的程度成反比關系(摘自【美】塞繆爾?P?亨延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三聯(lián)書店)民國反腐失敗也正因蔣介石政權始終是沒有走向現(xiàn)代政治的獨裁政權,。 |
美國反腐成功的一大重要因素是設置了限制和避免腐敗產生的制度。腐敗收益取決于政府產品的稀缺性和公職人員的自由裁量權,。同質的政府產品或服務不是由一個機構壟斷,,而是由多個代理人提供,且他們是非共謀的,,那么政府產品和服務的稀缺程度就會降低,公職人員的自由裁量權也就相應減弱,。另一個途徑是設立公職人員管轄范圍的交叉重疊區(qū)域,,以縮減其自由裁量權,。大大減弱公職人員與私人利益集團討價還價的能力。(摘自:張宇燕,、富景筠《美國歷史上的腐敗與反腐敗》,,載《炎黃春秋》2005年第8期)著名學者文森特?奧斯特羅姆在理論上提供了支持,他認為從提供公共物品的規(guī)模,、競爭與效率等角度考慮,,大都市地區(qū)的多個政府格局不僅不應當改變,,而且應當提倡,。這種格局形成了一種“多中心政治體制”,以區(qū)別于“單中心政治體制”,。(摘自《東方早報》2012年7月6日第B11版,,作者:王建勛,原題:《文森特?奧斯特羅姆》)
反觀蔣介石政府統(tǒng)治下的民國反腐的失敗,會發(fā)現(xiàn)其背后顯示出其作為僭主式政治的對合法性的焦慮,。在向民眾標榜自身無法做到的自由、民主,、民權的高姿態(tài)以獲得合法性的同時,其獨裁政府本身必然導致的腐敗卻成了對這種高姿態(tài)的嘲弄,。當民眾將蔣政府的口號與現(xiàn)實做一個簡單比較之后,,只能產生對其政權更深的不信任,。其政府也隨之失去公信力。如亨廷頓指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則有賴于更廣范圍的社會集團參與其中,。選舉,、議會和政黨是現(xiàn)代社會中組織此種參與的辦法,。這是適應政治參與的擴大,。而參與的擴大卻是現(xiàn)代化的必然結果,。(摘自【美】塞繆爾?P?亨延頓《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秩序》,三聯(lián)書店)蔣介石統(tǒng)治下的國民政府始終保持著一元化金字塔式的指令型政府結構。這種前現(xiàn)代的政治結構必然導致制度型腐敗,,這就是民國政府反腐失敗的根本原因。一個開放多元的現(xiàn)代社會,,能讓社會成員和集團都有機會發(fā)出自己的聲音,,從而才能在公開的環(huán)境中產生一種社會的共識,。在此基礎上建立的政府,才能避免合法性焦慮,。從而在社會形成的共識之上界定權利的邊界,,并對之形成有效約束。對腐敗的控制才真正有了可能,。
腐敗是無法被徹底根除的,,這是事實,也應是社會共識,,因此應在社會形成的共識之上界定權利邊界,,并對之形成有效約束,,反腐才真正可能成功。但是,,這種社會共識只有在開放多元的現(xiàn)代社會才能產生。換言之,,也只有在一個社會建立了現(xiàn)代政治制度之后,腐敗才有可能被控制住,。
鳳凰網 歷史頻道 出品 歡迎收藏
編輯:蘭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