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康熙] |
在雍正五年十月的一篇上諭中,,雍正才開始說到諸皇子同受遺詔的情節(jié),但也只是說:“皇考升遐之日,,召朕之諸兄弟及隆科多入見,,面降諭旨,以大統(tǒng)付朕,,是大臣之內承旨者惟隆科多一人,?!辈]有具體指明是哪些皇子入見。
即便是八人同受遺詔的說法出臺之時,,雍正仍一方面說,,允禩、允禟久蓄邪謀,、希圖爭位,,若不是親受傳位遺詔,怎么肯“俯首臣服于朕之前”,?一方面又說,,“皇考升遐之日,朕在哀痛之時,,塞思黑(允禟,。按:允禟后被雍正改名為“塞思黑”。)突至朕前,,箕踞而坐,,傲慢無禮,其意大不可測,,若非朕鎮(zhèn)定隱忍,,必至激成事端”,“圣祖仁皇帝賓天時,,阿其那(允禩,。按:允禩后被雍正改名為“阿其那”。)并不哀戚,,乃于院外依柱,,獨立凝思,派辦事物,,全然不理,,亦不回答,其怨憤可知”,。這顯然反映出他們對雍正繼位全無思想準備,,如已受遺詔,又如何會有此種表現(xiàn),?
當然,,在雍正前后矛盾的敘述中,可能有兩種謊言:八人同受遺詔可能是假的,;雍正所述塞思黑(允禟),、阿其那(允禩)在康熙辭世之日的反常表現(xiàn),也可能是假的。后者,,也有可能是雍正捏造事實,、夸大其詞,以置塞思黑(允禟),、阿其那(允禩)于死地,。
但又有以下疑點:
康熙病危之時,十萬火急召雍正進見,。雍正從天壇齋所趕赴暢春園,,為什么竟用了五個時辰(九至十個小時)?
假如在雍正進見康熙之前,,已有八人同受遺詔,,為什么在他進見之后十個小時,包括一日三次的請安,,康熙僅和他談論病情緣起,,并無一字提及傳位大事,八人之中也并無一人向他透露傳位遺詔之事,,使他在康熙死后得知命他繼位的遺詔時,,竟至“驚慟昏仆于地”,?
為什么宣布傳位遺詔時,,除皇子外,只有康熙并不欣賞,、也并非唯一皇親國戚及重臣的隆科多一人在場,?
為什么雍正一即位,即迫不及待地殺掉康熙晚年經(jīng)常傳達康熙旨令的近侍趙昌,,而使全國震驚(據(jù)當時在京的傳教士馬國賢言),?即下令收回康熙所有的朱批諭旨,聲言“若抄寫,、存留,、隱匿、焚棄,,日后發(fā)現(xiàn)斷不寬恕,,定從重治罪”呢?
這些似乎都隱示雍正即位的不合法性,,都隱示雍正的即位是一個陰謀,。
那么,雍正既背叛其父康熙的意志陰謀篡位,、做了虧心事,,便似乎埋下了他日后犯發(fā)心病的病根。
一輩子要強的雍正,不會將內心深處的“病根”告訴任何人,。持有雍正篡位觀點的人,,是從一些反常事件中,強烈感到了這一錚錚鐵漢內心中無可名狀的虛弱和恐怖,,特別是只能由他自己一個人強忍獨擔的那種無助的虛弱和恐怖,。
康熙生前居住的暢春園,是規(guī)模最大,、最為富麗堂皇的皇家園林,。雍正即位后棄而不居,另撥巨款營建圓明園,,作為自己經(jīng)常居住的行宮,。
熱河(今承德)避暑山莊,是北京以外,、清朝的第二個政治中心,,自康熙開始,幾乎所有的清帝,,每年平均約有一半時間在那里處理朝政,,接受各少數(shù)民族王公貴族的朝覲,在那里行圍打獵,、摔跤較射,、賽馬火戲。雍正為皇子時也經(jīng)常陪侍康熙前往避暑山莊,。然他即位后直至去世的13年間,,卻再也沒有去過一次避暑山莊。
京東馬蘭峪,,是清入關后帝陵陵區(qū)所在,,雍正祖、父——順治,、康熙均葬于此,。雍正則一反常規(guī),不入祖墳,,將自己的陵寢建在了數(shù)百里以外的京西易縣,。這給他的子孫出了個難題——死后歸葬何處?最后乾隆帝立了隔代間葬兩陵的規(guī)矩,,才有了后來“清東陵”,、“清西陵”之分。
雍正遠遠地避開了他的父親康熙,。
雍正相信世上有鬼,。他曾說:“鬼神之事即天地之理,不可以偶忽也?!薄半抻谔烊烁袘g,,信之甚篤,知之甚明,?!彼自捳f:“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惫恚谛闹?,按照“雍正奪嫡”的觀點,,他正是做了虧心事,心中有鬼,,方才不敢也不能面對父親的亡魂,。
與之對立的一種觀點,則認為雍正并非“篡位奪嫡”,,而是正常承繼大統(tǒng),。持有這種觀點的人(包括持有相反觀點的人),很輕易地批駁了以下數(shù)種雍正“篡位奪嫡”的說法:
一是改詔說,。關于雍正即位,,民間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康熙傳位遺詔上原來寫的是“傳位十四子”,雍正與隆科多勾結,,將“十”字,,改為“于”字,,成為“傳位于四子”,。經(jīng)考證,此說屬明顯訛傳,。清朝詔書向來用滿漢兩種文本,,康熙辭世,事起倉促,,遺詔用一種文本亦可理解,,但這一文本恰恰是滿文。為此,,宣讀遺詔的鴻臚寺官員,,還受過御史湯保等人參劾。滿文無法以上述說法進行更改,,即算有漢文遺詔,,改詔也不容易。清制,稱諸皇子時,,一定要有一個“皇” 字,,如“皇長子”、“皇二子”,、“皇十三子”,,不能稱為“長子”、“二子”,、“十三子”,。若將“十四子”的“十”,改為“于”,,則成為“傳位皇于四子”,,于理不通。況且清代“于”,、“於”并不通用,,“傳位于四子”當時應為“傳位於四子”,以“十”字為基礎,,難以改成“於”字,。后來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杰也曾說過:“從當時情形看來,康熙即便有遺詔,,也是用滿文寫的,,不可能用漢文書寫。因此,,所謂雍正把‘十’字改成‘于’字的說法是靠不住的,。”
一是矯詔說,。關于雍正即位,,民間有另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康熙臨終之時召哪一位皇子前來,便意味著將傳位于他,??滴醣緛硎窍虢抵颊偈陌⒏缭识_前來——當時十四阿哥允禵以大將軍王的身份,正在西部領軍進行平定準噶爾之戰(zhàn),,但這道圣旨被隆科多藏起來了,,沒有發(fā)往西線。隆科多另擬了一道圣旨,,即所謂“矯詔”,,將四阿哥雍親王胤禛召到了康熙御榻之前,康熙一看來的是四阿哥,,再召十四阿哥已來不及,,生米做成熟飯,,沒有辦法,只得將皇位傳給了雍正,。經(jīng)考證,,此說法也屬明顯訛傳。清帝下旨有一套固定程式,,康熙若想召皇十四子前來,,應由內閣承辦,撰寫詔書,,再由兵部經(jīng)驛站發(fā)送至西線,。隆科多既不是內閣學士,又不是兵部尚書,,沒有可能隱瞞這一圣旨,,矯旨召雍正前來。
一是下毒說,。關于雍正即位,,民間還有一種流傳很廣的說法:雍正毒殺了其父康熙??滴醣緛硪呀?jīng)痊愈,,雍正進了一碗?yún)滴鹾韧昃退懒恕?STRONG>經(jīng)考證,,此說法仍屬明顯訛傳,。康熙從不喝參湯,,也從不贊成喝參湯,。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相關新聞
作者:
張研
編輯:
劉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