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1.21 總第026期 編輯:劉三解
兩個甲子前的今天,,日軍攻占清朝海軍基地旅順,,旅順大屠殺隨之發(fā)生。成為中日甲午戰(zhàn)爭中最令國人扼腕長嘆的一幕,。120年后的今天,,我們用這篇重讀為今年《重讀甲午》系列專題畫上句號,最后我們仍試圖回答甲午戰(zhàn)爭清朝因何戰(zhàn)?。?894年的甲午戰(zhàn)爭,,勝敗的因由在100多年前的1774年便已種下。 [詳細]
沒有什么注定改變世界的大人物誕生,,也沒有一聲炮響給閉關鎖國的日本人民帶來光明,只是2個日本老頭完成了1本書,,1本醫(yī)書。
顯微鏡,,《紅毛雜話》1787年,。
兩個老頭一本書改變的歷史
沒有什么注定改變世界的大人物誕生,也沒有一聲炮響給閉關鎖國的日本人民帶來光明,,只是2個日本老頭完成了1本書,,1本醫(yī)書。
這2個老頭兒名叫杉田玄白,、前野良澤,,都是日本的著名“蘭醫(yī)”,也就是西醫(yī),。
日本的傳統(tǒng)醫(yī)學,,和他們的衣裳一樣,是從中國學過去的,,用的是“漢方”,,大夫這個職業(yè)講的也是世代相傳,老子做大夫,、兒子也學醫(yī)學,,幾輩子干一行,對于醫(yī)術的感情也就非同一般,,往往在學完家傳手藝之后,,去外面游學拜師。
杉田玄白就是醫(yī)生中的奇葩,,不但學“漢方”寫出了《養(yǎng)生七不可》,,還苦學荷蘭語,抱著荷蘭人不遠萬里帶過來的醫(yī)術亂啃,,其中就有1731年出版的荷蘭文解剖教科書,,看到其中詳盡的插圖,佩服得不得了,,可惜活人不能亂解剖,,也就苦于沒有驗證的機會。
直到1771年,,杉田仔細觀察了一個被處死的犯人的尸體,,估計也伸手切了幾刀,驚奇地發(fā)現,,人身上的結構和插圖上畫的一樣,,比中醫(yī)說的人體結構靠譜多了,咱趕緊給它翻譯成日文,,讓大家都知道知道吧,。
就這樣,山田拉著前野良澤、桂川甫周等同仁,、小輩,,花了4年時間翻譯成了《解體新書》一書。
這本書之所以重要,,和它在醫(yī)學史上的位置關系不大,,而在于參與翻譯它的幾個人,通過這本書學習,、實踐了近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并擴展到了“蘭學”(注:西方科學,取荷蘭的蘭字得名)的其他領域,,完成了日本科學史上的一次飛躍,。
好吧,這話說得太嚴肅了,,輕松點說,,這幾個日本老頭兒點對了科技樹,正巧他們很會教學生,,成材的弟子足夠多,,弟子混得好,師門水漲船高,,“蘭學”終于成了日本一個正經的學派,,上了臺面。
“蘭學”走上臺面的效果
你可別小看“上臺面”這個成果,。
要知道,,德川幕府在17世紀屠殺了國內的天主教徒之后,,反復下達禁令,,不允許外國人到日本做買賣,、傳教,。
稍稍有點特權的是荷蘭人和中國人,,也被限制在長崎居住,,你沒看錯,就是后來挨了原子彈的長崎,,那地方的中國人有生活了7代還沒有加入日本國籍的,,比汪精衛(wèi)可有種多了,。
話題拉回來,,荷蘭人不遠萬里來到長崎,,被圈在一個人工島——出島上居住,,有人就有病,有病就有醫(yī)生,,因此,,荷蘭東印度總督在250年間派遣了100名左右的西醫(yī)常駐長崎,。
德川幕府的大將軍不是傻瓜,,身邊放著這么個小島,,不只是為了買點鹿皮,。實際上,,幕府政權一直趴在這扇小窗口后面,,羞羞答答地觀察著世界,,比如,規(guī)定每年來航的荷蘭商人必須向將軍報告當年世界上發(fā)生的大事,是不是很有點《參考消息》的味道,?
這種有限地開放,,在1716年繼任第八代將軍的德川吉宗任內,,達到了一個小高潮。
傳教士們像垃圾一樣被愛新覺羅家族趕出了北京,,直到1830年代,,澳門之外的中國大陸,,再也找不到傳教士的蹤跡了。
雍正行樂圖之刺虎,,雍正皇帝身著西式服裝,頭戴假發(fā),。
同時期的清朝皇帝如何看待西方科學
與德川吉宗同時代的清朝皇帝是誰呢,?
康熙、雍正,、乾隆,。
這爺仨同樣對世界洞若觀火,法國傳教士錢德明在給自己妹妹的信中曾提及此事:“乾隆皇帝有遣使臣至法見路易十六世之計劃,,德明將隨使行,。法國王室似甚期待使臣之來?!边@次訪問,,最終因法國大革命爆發(fā)而夭折。
有能力,、有意向和萬里之遙的法蘭西互派使團的清帝國,,無疑遠比只能拉著荷蘭商人問長問短的德川幕府更加開放,但是,,這種開放只與皇帝有關,,擴大一下外延,只與八旗貴胄中的一小部分近臣有關,。
因為帶來西方文明的傳教士,,事實上被皇帝拴在了宮殿里,作為私人的工具,。
除了以畫畫知名的郎世寧外,,精通天文、數學的戴進賢受命修歷法,;蔣友仁負責畫《皇輿全圖》,;傅作霖到征討大小金川前線設計火炮;安文思為宮廷修鐘表,。
上面這幾位看著名字都像中國人吧,?其實既有法國人,也有意大利,、德意志人,,他們在北京的生活被嚴密監(jiān)控,,不僅傳教的本職工作干不成,還像拉磨的驢一樣,,“總是被支來支去干這干那,。”比如給圓明園造噴泉……
到了嘉慶皇帝即位,,這些忙來忙去的外國人也被趕走了,,新皇帝不喜歡西人,也不喜歡西洋物什,,傳教士們像垃圾一樣被愛新覺羅家族趕出了北京,,直到1830年代,澳門之外的中國大陸,,再也找不到傳教士的蹤跡了,。
“蘭學”在日本的興盛于流行
反觀日本,中國的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元旦,杉田玄白,、前野良澤等人的學生大槻玄澤在他開辦的學塾“芝蘭堂”中舉行“新元會”,,聚集了29名蘭學同仁,一起開了個元旦茶話會,。
在這個懸掛著西方醫(yī)學之祖希波克拉底畫像的斗室之中,,日本的蘭學者的元旦聚會,足足搞了42年,。
在有名字可查的1796年,、1798年兩次“新元會”中,參與者共有藩主7人,,藩臣,、武士7人,幕府醫(yī)官,、藩醫(yī)26人,,町醫(yī)8人,翻譯3人,,庶民6人,,其他職業(yè)或身份不詳者10人。
在德川幕府的分封體制下,,幕府高踞頂端,,其下就是各個藩國的世襲藩主,放在中國,,就是曾國藩,、左宗棠的地位,,他們對蘭學的學習,已經可以窺見當時日本對于西方知識學習的積極程度了,。
另據日本學者的統(tǒng)計,,明治維新前,日本有名姓可考的蘭學者有9000多人,,他們多以醫(yī)入學,,進而翻譯西方的自然科學著作,以及少量的社會科學著作,,并通過師徒傳授和游學等方式,,形成了一個遍布全日本各個階層的“蘭學者”群體。
在這個群體之中,,大槻玄澤的弟子和再傳弟子,,無疑成為各個區(qū)域的絕對骨干,日后明治維新中最活躍的政治人物們,,都或多或少與他們有關,。
當然,大槻玄澤的徒子徒孫們其實仍是翻譯荷蘭書籍的閉門造車,,他們掌握的往往仍是二手,、三手的知識。
面對沉珂纏身的病人,,醫(yī)生不止要會用藥,,也要會用刀。
楠本稻,,曾任明治天皇宮廷御醫(yī),。
改變日本命運的醫(yī)生們
真正讓日本的蘭學者走入新時代的是一個外國人——弗蘭茨?馮?西博爾德。
作為第一個被幕府特許在長崎出島之外開設診所的外國人,,西博爾德行事非常與眾不同,。出身醫(yī)學世家的西博爾德,既是醫(yī)生也是博物學家,,他在長崎郊外的鳴瀧塾廣開宗門,,要求其中優(yōu)秀的學生各自認領課題,在全日本進行科學考察,,最終用荷蘭語撰寫論文,。
這也是日本蘭學界第一次與國際科學界接軌,第一次走出翻譯的舊路,這些改變?yōu)槿毡編砹艘魂嚒拔鞑柕滦L”,。
日后倒幕戰(zhàn)爭的主力,,維新前造出日本第一艘蒸汽船的薩摩藩兩代藩主,島津重豪,、島津齊彬,,維新前就獨立制造出蒸汽機車的福岡藩藩主黑田齊清,中津藩藩主奧平昌高等人,,都曾和西博爾德交往,,這些人的影響力,或許比鳴瀧塾多達100人的學生更強大,。
不久后,,歸國的西博爾德行李中被查抄出了日本地圖,以間諜罪被判驅逐出境,,永久不得踏足日本國土,,只給日本留下了一個2歲的混血女兒,楠本稻,。
楠本稻日后師從西博爾德的徒弟們學習藝術,,成為日本歷史上第一位女婦科醫(yī)生,而她為了學習西方醫(yī)術所拜的荷蘭語老師更為知名,,甚至可以說改變了日本歷史,。
大村益次郎,日本“軍制之父”,,一手完成了倒幕主力長州藩的陸軍整編,,并且力排眾議要求倒幕后的日本陸軍完全學習西方軍制,,徹底終結了武士制度,,而他本人也被憤怒的武士暗殺。
而他,,就是個醫(yī)生,,村莊中的醫(yī)生。
事實上,,真正改變日本國運,,令其免遭中國近代屈辱命運的人們,并非高高在上的天皇,、將軍,,而是這些用自己的眼睛了解世界,用自己的手筆介紹世界的蘭學者們,,他們的第一職業(yè),,都是醫(yī)生。 當然,面對沉珂纏身的病人,,醫(yī)生不止要會用藥,,也要會用刀。
炮長都差著不少,,短的有3.3米,,長的有3.54米,就連口徑都能差個5毫米,,還規(guī)定放一樣的炮彈,,到底是打英國人的船,還是給英國人放煙花???
靖國神社室外展示的150磅青銅炮,。
兩門火炮背后的清日差別
如你所見,這是一門火炮,,不過和甲午戰(zhàn)爭沒什么關系,,它從造出來,,就一直趴在大阪的天保山炮臺上看大海,,現在正給靖國神社的游就館守大門,。
這款“守門炮”全長4.22米,,想想倆姚明摞起來就差不多了,,口徑290毫米,彈重68千克,,能打多遠不知道,但只要挨上一發(fā)肯定好受不了,,絕對算得上一件大殺器了。
由它說起的原因是,,這門需要從炮口倒火藥,、塞鐵球的前裝重炮,,是由德川幕府治下的一個藩國——薩摩藩獨立鑄造的,時間是1849年,,即中英鴉片戰(zhàn)爭后7年,。
再來看大清朝的“國貨”,鑄造于1843年的“耀威大將軍”萬斤鐵炮,,不對,應該稱作“耀威大將軍級”,就像海軍造船講個同級艦,,大清朝鑄炮那也是扎堆的,下節(jié)圖就是南京博物院院子里陳列的一門“耀威大將軍”,。
夠威武雄壯吧,?
3.46米的炮身,口徑185毫米,,額定彈重28.65千克,射程么,,和火藥質量有關,、和裝藥量有關,還和炮彈的形狀與炮管內的光滑度有關,,這些方面大清朝向來不講究,還是別提了,。
就算是“耀威大將軍”的同級重炮,,在江陰2個古炮臺里挖出來的5門萬斤小兄弟,,炮長都差著不少,短的有3.3米,,長的有3.54米,,就連口徑都能差個5毫米,還規(guī)定放一樣的炮彈,,到底是打英國人的船,,還是給英國人放煙花啊,?
當然,,有一點忘了說了,鴉片戰(zhàn)爭中英國派出的木帆戰(zhàn)艦,,雖然是木頭釘出來的,甲板和舷側板一般都是按能夠抵抗30.8千克實心炮彈沖擊的標準建造的,清朝的萬斤炮也才打28.65千克的炮彈,,一般的小炮,,彈重多為1.5-15千克,,所以,,在中方的記載中經常有炮彈被“碰回”的說法。
所謂“碰”運氣,,似乎說的就是這個,。
說到底,,面對西方文明的強大壓迫,,中國和日本都產生了應激反應,,也正因為如此,,近代歷史上沒有哪個民族會比中日兩國更加熱衷于引爆“精神原子彈”。
右側體積最大的火炮為“耀威大將軍”萬斤炮,,左側小炮多為同期的英國火炮。
態(tài)度差別:相不相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不幸的是,一個“鎖國”狀態(tài)下分裂封建的日本,,一個“閉關”政策下的官僚集權的中國,,同樣沒有摸到工業(yè)化大時代的門,只以農業(yè)國的人口和國力來衡量,,肯定是中國強、日本弱,,但是從用來自衛(wèi)的“刀”來看,,事實分明相反。
上面提到的這兩門炮,,材質不同,,也都銹跡宛然,可經過三解實地觀察,,日本那門內,、外壁都極為光滑,中國這門則外壁坑坑洼洼,、內壁已經銹蝕出了鐵胎炮管中的砂眼,,大者至少有1厘米的直徑,這種質量的武器,,若是在戰(zhàn)爭中,,怕是用來自殺更快些。
別以為三解危言聳聽,1839年的官涌之戰(zhàn),,清軍的千斤大炮才放了四響就爆了炮管,,還炸死了兩名順德協(xié)的士兵。
關鍵是,,這門1843年鑄造的巨炮,,身處時人與后人都津津樂道的《鑄炮鐵模圖說》分發(fā)全國之后,這套“歐洲人30年后才掌握”的先進技術,,那是天朝智力優(yōu)越性的絕對象征,,以至于當時人說:
“益工益巧,光滑靈動,,不下西洋,?!薄?/p>
不過只要你去南京博物院擺放火炮的區(qū)域去轉一圈,,應該能夠自行扯掉這層遮羞布。你只要看看那些大大小小的鐵炮炮身,、炮口的銹蝕程度,,再看看炮身上有沒有“皇冠”標記,就很容易分辨出“我大清”和“洋夷”的技術差距了,。
說到底,,面對西方文明的強大壓迫,中國和日本都產生了應激反應,,也正因為如此,,近代歷史上沒有哪個民族會比中日兩國更加熱衷于引爆“精神原子彈”。
他們相信捆著炸藥包的肉彈可以征服鋼鐵,,我們相信請孫悟空上身的大師兄刀槍不入;他們相信美國人登陸,,“一億人玉碎”,,我們相信“大不了核戰(zhàn)爭,,中國人死一半還剩三億”,。
但有一個根本不同就是,,日本人并不相信“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不同于有1000年科舉歷史的中國,,幕府時代日本人的上升渠道幾乎為零,人們被世代相傳的身份囚禁在自己的職業(yè)里,,創(chuàng)意和能力往往在自己的“本分”中迸發(fā),。
“本分”是現實,,也是宿命,可以改變,,卻不能突破,。
毫無疑問,這樣務實的思維方式,,才是明治維新之前的倒幕戰(zhàn)爭沒有演變?yōu)橐粓鋈毡景媪x和團或太平天國的根本原因。
日本自制蒸汽船“凌風丸”號,。
明治維新前就已奮起直追的日本人
這一點,在佐賀藩,、薩摩藩這兩個日本首屈一指的蘭學重鎮(zhèn)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和臨近長崎的佐賀藩相比,1849年才能夠鑄造大炮的薩摩藩就是個鄉(xiāng)巴佬,。早在1831年,,佐賀藩下屬的武雄領主鍋島茂義就在長崎向荷蘭人購買洋槍,并聘請荷蘭教官使用西法練兵,,同時還瞄上了西方的大炮,,尤其想自己造大炮,。
幫助鍋島茂義實現夢想的人叫高島秋帆,,一個幕府特權商人的后代,跟隨父親學習的荷蘭炮術,,成為日本首屈一指的炮術權威,他也是一位蘭學者,。1835年,,高島完成了2門青銅臼炮(類似于大口徑迫擊炮的攻城炮),。
在鍋島茂義的支持之下,,佐賀藩藩主鍋島直正通過抵賴欠賬,、開發(fā)特產,、發(fā)展貿易等手段緩解了債務危機,,對全藩的武士施行蘭學的強制“掃盲”,還創(chuàng)立了蒙養(yǎng)舍,,規(guī)定所有15歲以下的武士子弟必須入內學習,,完成了佐賀式的強制義務教育。
1855年,,德川幕府組織長崎海軍傳習所,,也就是海軍軍校,總計170名學生之中,,佐賀藩最多,,有48人,超過了幕府的39人,。要知道,,按照幕府的領地算法,佐賀藩只有36萬石,,而幕府則有400萬石,,人口上,,更是不可同日而語。
而這樣蕞爾小國的一隅小藩的生產能力有多大呢,?
據統(tǒng)計,,自1843年大規(guī)模鑄炮起,一直到1868年維新,,佐賀藩共制造了近400門各式火炮,,大到150磅、80磅的青銅海防炮,、32磅的熟鐵重炮,,小到6磅、9磅野戰(zhàn)炮,,甚至于連只有英國軍隊裝備的最新式后裝線膛炮——阿姆斯特朗炮,,佐賀藩都在1864年8月仿制了三門,并試射成功,。
1865年,,佐賀藩的三重津造船所成功建造了蒸汽船“凌風丸”,值得注意的是,,佐賀藩的蒸汽船實驗項目和他的火炮項目一樣,,力求實現國產化,“凌風丸”下水2年前,,造船所就自主制作了蒸汽罐三個,,經過檢驗,質量完全比得上西方貨,,這才得到了真正實用性的蒸汽船,。如果比時間,1855年,,薩摩藩就已經造出了日本史上第一艘蒸汽船,。
不一樣的思維造就了日本人不一樣的選擇
無論是風帆船、蒸汽船,,還是火炮,、步槍,佐賀藩和薩摩藩,,乃至整個日本的“制器”都是自照貓畫虎開始的,比如幕府的菲山反射爐,、佐賀的多布施反射爐,、薩摩的集成館反射爐,這些用于鑄造槍炮的煉鋼爐,,技術來源都是比利時陸軍胡根寧少將(U.Huguenin 1755-1834)撰寫的《皇家列日國立鑄炮廠火炮鑄造法》,。
甚至于薩摩的反射爐,,還是藩主島津齊彬找佐賀藩藩主鍋島直正走后門要的技術支持,他倆表兄弟的關系不錯,,鍋島直正不但送了這本書,,還派了相關的蘭學者去幫忙。不過,,反射爐的建設并不順利,,1號爐直接倒塌,薩摩藩武士都非常沮喪,。
島津齊彬此時說出了一句名言,,最能代表大變革時代日本人的心態(tài):
“西洋人是人,佐賀人是人,,薩摩人也是人,!”
在不如人時奮起直追,不是為了創(chuàng)造人間奇跡,,而是為了自己作為人的尊嚴,。
毫無疑問,這樣務實的思維方式,,才是明治維新之前的倒幕戰(zhàn)爭沒有演變?yōu)橐粓鋈毡景媪x和團或太平天國的根本原因,。
最后補充一句,島津齊彬畢生摯愛一本中國書,,隨時會拿出來閱讀,,這本書的名字叫《海國圖志》,作者魏源,。
焦點不在照片本身,而在這周圍一個個人名,,因為如果屬實,,這個圈子絕對有“亮瞎眼”的水準。
“弗洛貝奇照片”,上野彥馬攝于1865年
一張“亮瞎眼”的照片
上面這張照片在日本史學界也有一定的爭議,,焦點不在照片本身,,而在這周圍一個個人名,因為如果屬實,這個圈子絕對有“亮瞎眼”的水準,。
這里面有日本第一位內閣首相,、第一位樞密院議長,四次組閣的伊藤博文,;兩次組閣任首相的財政專家大隈重信,;自己推辭掉首相職位的“脫亞入歐”外相井上馨;日本第一位海軍大將西鄉(xiāng)從道,;第一位眾議院議長中島信行,;主持日本司法改革,卻比西鄉(xiāng)隆盛更早豎起反旗的江藤新平……
至于坂本龍馬,、高杉晉作,、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勝海舟,、巖倉具視,、小松帶刀這些名字,請對照幕末歷史書自行腦補,。
可以說,,明治維新的一多半就是這一屋人主導的,就連甲午戰(zhàn)爭,,也和這些人脫不了干系,,且不說戰(zhàn)爭期間,伊藤博文是首相,、陸奧宗光是外相,、西鄉(xiāng)從道是海軍部長,在戰(zhàn)爭前大肆鼓吹的吞朝鮮,、滅中國的“征韓論”,,首倡者就是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副島種臣和江藤新平,、井上馨則是搖旗吶喊的干將。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看到“民族英雄”就喪失了思考的能力,。自從1874年肖像畫家島田隆資認完人頭“貼牌”之后,,對這張照片的質疑就沒有停止過,。
在中國因為專制王朝統(tǒng)治根深蒂固,洋務運動創(chuàng)辦的近代企業(yè)始終徘徊在官督商辦的死胡同里,不能發(fā)展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
部分日本學者重新辨認的“弗洛貝奇照片”,,認為拍攝于1868年。
“傳奇照片”反映的實情:日本精英早已學習西方
同一張照片里,,認出了不同的人,,盡管不如上一張那么傳奇,仍舊是人才濟濟,。
其中有明治重臣巖倉具視的兩個兒子,,巖倉具經,、巖倉具定;東西煙草株式會社創(chuàng)始人江副廉藏,;曾任外相的中野健明;曾參與巖倉使節(jié)團隨行訪歐,,后任元老院議員的中島永元;曾任首相的大隈重信,。
從可能性來說,當然是第二張照片的可能性大些,,因為上述的名字,更貼合佐賀藩成立的“蕃學稽古所”的教師,、學生名單,日后注定顯貴的大隈重信此時正是該校的副校長,。
看到“稽古”倆字,是不是覺得有點陳腐的餿味,?其實這個學校是個“英學塾”,也就是英語學校,,也許它后改的名字“致遠館”才更加貼合主旨,。不過當時的日本正在大搞“尊王攘夷”的義和團運動,,沒事兒耍刀片砍外國人,加個“古”字終歸能保持個政治正確吧,。
當然,明治維新前的日本義和團終究沒有達到中國同行的水平,,不會逮著揣著鋼筆,、帶著眼鏡的人就殺,也不會不分老弱婦孺地宰殺傳教士,。所以才有了精通英語的傳教士弗洛貝奇出鏡的機會,對,,就中間那個西方臉,。
弗洛貝奇的本職,其實是幕府治下長崎英語傳習所的老師,,沒事兒還會出門去搞搞學術交流,。日本人鉆研了100多年的西方科學是學自荷蘭人,翻的也是荷蘭書,,沒想到先打過來的卻是說英語的,,這時候“開國”了自然急忙抱佛腳,。
有英語需求,就有英語學校,,這和“出國熱”帶火了“新東方”是一回事。出名的有,,1864年中國人何禮之在自己家開的私塾,學生有100多人,,其中最出名的有誰呢?
后來極力主張甲午年對華開戰(zhàn)的陸奧宗光……歷史是不是很諷刺,?
弗洛貝奇這個時候是如魚得水,在各個英文學校之間來回走穴,,又和日后的首相伊藤博文相交,也算往來無白丁了,。也正因為如此,第一張照片中弗洛貝奇身邊圍繞著這么多的幕末維新時代的名人,,才不至于讓人直接斥做無稽之談,。
而所有的這些學問和務實的學術傳統(tǒng),,在沒有真正打開國門的日本,又是由誰傳承至此,?
日本蘭學者的傳承示意圖。
日本幕末精英間有千絲萬縷聯(lián)系
事實上,,這些名人們本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 比如,出身長州藩的木戶孝允(桂小五郎)曾經就學于江川英龍的私塾江川塾(別名繩武館),,同校就有薩摩武士大山巖、幕府村醫(yī)大鳥圭介,、松代武士佐久間象山。
大山巖后來官至陸軍元帥,,指揮了日俄戰(zhàn)爭,,而他本人還是西鄉(xiāng)隆盛,、西鄉(xiāng)從道兄弟的堂弟。
大鳥圭介作為幕臣,,一直抵抗新政權到了最后一刻,,入獄后被特赦,直到擔任駐朝鮮公使,,他最大的“功績”之一就是一手挑起了中日甲午戰(zhàn)爭,。
佐久間象山則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家,一方面崇拜宋朝大儒陸九淵,,一方面又提出“和魂洋才”,,比張之洞的“中體西用”還狠。而他所開的象山書院,,都培養(yǎng)出了誰呢,?
勝海舟、坂本龍馬,、吉田松陰,、小林虎三郎、橋本左內,、高杉晉作,。
吉田松陰又辦了一個“松下村塾”,也是桃李遍長州,,其中就有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和品川彌二郎,。
而伊藤博文又和井上馨是長州藩秘密派往英國留學的五人之二。
哦,,對了,,大鳥圭介還有一位老師叫緒方洪庵,,是著名的蘭學者,他有一位同門名聲更響亮,,就是被印在10000日圓鈔票上的福澤渝吉,。
說到這里,不少讀者恐怕已經看名字看暈了,,也該給個結論了,。
從上到下做實事才是日本獲勝的根本
上述眾多日本幕末、維新的名人,,分屬不同的藩國,、出身各有高低,甚至連政治觀點都是“尊王攘夷”,、“和魂洋才”,、“開國圖強”、“脫亞入歐”的南轅北轍,,他們?yōu)槭裁茨軌蜃叩揭黄穑慷皇菫榱酥髁x,、理想、黨派,、地域的不同而殺得血流成河,?
答案可能很難,,也可能非常簡單,。
據統(tǒng)計,明治時代的主要政治人物,,有七成出自緒方洪庵,、佐久間象山和吉田松陰的門下,且不說同門的感情,,就說放棄幕府推崇的朱子學,,而投身實用之學的決心,其強國的理想又會有什么不同,?真正的務實,,恰恰在于先做事,而不是亟亟于個人得失,、派系利益的蠅營狗茍,,不幸地是,,翻開中國近現代史,作秀的遠比做事的混得好,,豈不值得深思,?
而所有的這些學問和務實的學術傳統(tǒng),在沒有真正打開國門的日本,,又是由誰傳承至此,?
請看本節(jié)圖,自行尋找1774年一同翻譯《解體新書》的幾個人和福澤渝吉,、大村益次郎等維新一代人的位置吧,。
最后,讓我們一起重溫下梁啟超對于明治維新的一段評論:
“日本維新之首功,。西鄉(xiāng)乎,,木戶乎,大久保乎,?曰唯唯否否,。伊藤乎,大隈乎,,井上乎,,后藤乎,板垣乎,?曰唯唯否否,。諸子皆以成為成者也,若以敗為成者,,則吉田松陰其人是也,。吉田諸先輩造其因,而明治諸元勛收其果,,無因則無果,,故吉田輩當為功首也……
說到底,真正的變革,,宛如不斷加熱的茶壺,,水泡起自壺底,沸騰起自下層,,如果沒有日本100年的西學普及,,僅僅只有一個瘋魔開化的帝王,又能靠誰卷起水面的層層浪花呢,?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