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記充分證明了,,傳聞的當時徐世昌是奉奕劻的指派到彰德游說袁世凱,這種消息不是很真實,。第一日記記得清楚他每天干什么,,第二日記也講了十幾年沒到彰德。
編者按:2016年1月31日上午,,北京出版集團邀請徐世昌后人徐定茂作了題為《徐世昌與民國》的演講,,下文為演講實錄。徐世昌,直隸天津人氏,。生于清咸豐五年(1855年),,病逝于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一生當中曾在河南省淮寧縣做過書吏,,入過翰林院,,與袁世凱共事編練過新軍,做過兵部左侍郎,,后在民國七年(1918年)被安福系國會選為民國大總統(tǒng),。徐世昌可謂是晚清民初時中國的風云人物之一。
徐定茂 資料圖
本文系北京出版集團授權鳳凰網歷史頻道首發(fā)
徐定茂:非常感謝大家今天來聽講座,。
剛才在底下交流,,大家都覺得中國近代史對于很多愛好者來講是一個迷,因為有關這方面的東西非常稀少,。
今天在這里我事先有兩個說明:
第一,,我本人不是搞文學的,,也不是什么作家,我的專業(yè)也不是近代史,,也不是歷史,也不是文學,。我本人是徐氏的后人,我只能從我所了解的,、我聽到的,、我看到的這些事情來講述一下有關近代史中的一些事情,。通過徐世昌的日記講述一下有關近代史中所存在的一些事情,。
第二,今天的主題是“京味北京,,品讀北京”,所以咱們還是盡量圍繞著北京這個話題,,聊一聊徐世昌在北京的這段歷史,、這段過程,。
徐世昌所記日記前后經歷了54年,,一共100本,文字將近200萬字,。日記有1冊在“文革”中丟失,,還剩99冊。目前,,北京出版集團已經把全套日記出版了,,叫《徐世昌日記》,一共24卷,,前后記錄了54年的歷史,。應該說徐世昌在日記所記述的這段歷史過程包含了甲午,、戊戌、庚子,、辛亥,,當然也包含了1919年(1919年他任總統(tǒng)),以及他回到天津,。應該說日記涵蓋了我們歷史上發(fā)展的很多重要進程,。
北京出版集團的編輯讓我和大家聊一聊徐世昌和北京的關系。有了這個話題之后,,我仔細梳理了一下,,發(fā)現(xiàn)徐世昌跟北京的關系還非常的濃厚。在座來的這些朋友,、各位老師,,要提到袁世凱,大家第一個反應是什么,?河南襄城,。袁世凱是河南人。談到徐世昌第一反應是什么,?天津,。我就是20世紀40年代末在天津出生的。我的命比較好,,1965年“文革”最后一屆考到北京來上學,,嚴格來講,我在北京的時間有51年了,,畢業(yè)分配留在了北京,。我的根當然還是天津。我出生在什么地方呢,?大家如果去過天津的話,,肯定去過五大道,睦南道和馬場道之間,。
徐世昌最后活到84歲,,1939年因為膀胱癌在天津去世。老先生一生當中在哪兒待的時間最長,?在北京,。他在天津待了20年,剩下60多年一部分時間是在河南,。嚴格來講,,我們老家是浙江寧波的鄞縣,有一個叫繞湖橋的地方,,這是徐氏的老家,。明崇禎年間有一支在北京做生意,搬到北京大興,。后來有一支入贅天津張氏,,從此就有了天津籍貫。據我看到的一些野史講,,慈禧看到我們老先生徐世昌,,個子高挑,嗓音洪亮,,顏值挺高,,不次于李鴻章。當時慈禧就問了一句,,你是哪的人,?徐世昌猶豫一下,說是天津人,,由此有了天津人一說,。但我們知道徐世昌出生在河南,河南衛(wèi)輝,。因為我的祖上一支幾輩都在河南任職,,一直在衛(wèi)輝,現(xiàn)在歸到新鄉(xiāng)市,。徐世昌是這一支的長子,,出生在衛(wèi)輝,一年半之后搬到開封雙龍巷,。
我在北京市政協(xié)的時候有一個搞房地產的名人,,大家可能都知道,毛大慶,,后來在萬科任過職,。毛大慶在第十一屆政協(xié)時跟我一個組。大慶還跟我套近乎,,說,,老徐,咱倆是鄰居,。我說,,你怎么會跟我鄰居?他說,,我爺爺是雙龍巷的,。我想半天,噢,,原來這事,。我說,,可是徐世昌出生在衛(wèi)輝,之后才搬到雙龍巷,。徐世昌的親弟弟徐世光是在開封雙龍巷出生的,。徐世昌是兄弟兩人,哥哥徐世昌,,弟弟徐世光,。當然,他還有很多堂弟,。
徐世昌進京趕考
徐定茂:徐世昌哪年來的北京呢,?第一次到北京是徐世昌28歲的時候,進京趕考,,當然考完回去了,,那年28歲。在這之前,,大家都知道,,徐世昌認識了袁世凱。大家念書背單詞,,喜歡到公園,、花園里面溜溜,念念,,反正我上學的時候就是這樣,。當時徐世昌讀書,他也是,,出門溜溜,。那會兒沒什么公園,就去袁家大宅里的花園,,正好碰見袁世凱了,。從現(xiàn)在來看真是小年輕的,那會兒就20多歲,,徐世昌比袁世凱大四五歲,,袁世凱那時候就是小孩。兩個人一見面挺好,。當時我們家生活比較困難,。袁世凱問徐世昌,大哥你怎么不考試,。徐世昌說沒錢,,沒有費用。袁世凱說這好辦,,我給你一筆錢,。這段幾乎所有的資料都這么寫,,說實話我也認同,我覺得可能是真的,,但是我沒查出來,。因為有日記的時候是他已經中舉了??忌吓e人之后身體不好,在家修養(yǎng),,開始記《韜養(yǎng)齋日記》,,這段事是在日記之前。
近幾年很多記者采訪我說都提到這個話題,,這事有沒有,?我說這事真不知道。你想想,。我想什么,,我真不知道。因為哥倆確實挺有交情,。如果袁世凱資助徐世昌進京趕考,,這筆費用不低。為什么,?徐世昌,、徐世光兄弟倆一塊來的。
各位聽眾看來都對我們家比較感興趣,,我給大家講點常識,,現(xiàn)在社會上有很多騙子,就是蒙人,,有的號稱“紅二代”的,,也有冒充“黑二代”的,還真不少,。我也遇到過,。有一次我參加活動,在天津小站,,袁世凱的后人,、馮國璋的后人、張勛的后人也都在,,就說起這個事,。他們后來說,老徐你別生氣,,都有冒充的,。有一個冒充張勛后人,,還有康有為,說的天花亂墜,,最后弄得張勛孫子說,,咱倆驗DNA去吧。后來冒充者認慫了,,要跑,。冒充徐家后人的也有,但是有的不會冒充,。
我舉個例子,,起名字,大家可能都不知道,。徐世昌,,昌發(fā)ang的音。我剛才提到徐世昌只有一個親弟弟徐世光,,光也發(fā)ang的音,。徐世昌的在天津最小一個弟弟徐世章,跟徐世昌關系比較好的九弟徐世良,,還有徐世襄,、徐世芳,最后一個字都發(fā)ang的音,。所以說冒充,,你得會冒充,瞎編不靈,,一看就是假的,。包括我祖父,我祖父叫徐延東,,我二爺爺叫徐延同,,我知道的還有徐延沖、徐延中,,最后一個字的發(fā)音也相同,。
剛才跑題了,咱們回到正題,。說徐世昌,、徐世光哥倆進京趕考,到了北京,,住哪兒了,?應該是住在宣武,住在圓通觀。這個圓通觀在哪兒呢,?在南橫街,。徐世昌28歲趕考就住南橫街。這里面又有一段歷史上的故事,,這段故事也是傳說很多,。日記上是沒有記載。我小時候也聽家里老人講過這件事,。這段故事我認為有可能是真的,。徐世昌、徐世光哥倆考完試,,考完試之后,,沒發(fā)榜之前忐忑不安,考上沒有不知道,。跟著來考試的有一個姓柯的說,你們不妨到琉璃廠抽個簽,,琉璃廠有一個呂祖廟的簽特別靈,。南橫街離著琉璃廠沒多遠,路過虎坊橋,,再向北走就到了,。哥倆去抽簽了,據說是這么說的,,“光前裕后昌大其門庭”,,光前裕后是一個成語。當時哥倆得這個簽之后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怎么回事,。事后多少年方知,因為當時一發(fā)榜,,弟弟徐世光中在前面了,,可能前七十幾名;徐世昌在后面,,也中了,,146名。這是中舉了,,當舉人了,。再進京考進士,徐世光就名落孫山了,,落榜了,。都知道徐世昌考中進士,殿試再考翰林。應該說晚清官最大的時候是正一品,,宣統(tǒng)組織的皇族內閣,,徐世昌也是為數不多的翰林閣成員,最后當上民國第五屆大總統(tǒng),。因此是“光前裕后”,,徐世昌考在后面,“昌大其門庭”,,真正大氣門庭也是徐世昌,。據說就此先祖都信呂祖。徐世昌后來信道教?,F(xiàn)在咱們去白云觀看還有他提的一個碑,。河南衛(wèi)輝有一個徐世昌家祠,我沒去過,。但是他們給我看的是那個牌坊上徐世昌提的對聯(lián),,據說寫了很多徐家的事,其中有一句話就是“佳氣常浮白云觀”,。他們當地研究文史不明白,,這句話怎么講?我說可能這么回事,,徐世昌信道,,他任總統(tǒng)之后,白云觀收藏了一幅道藏,。道教很珍貴,,很權威的一套東西。他任總統(tǒng)之后,,他讓人影印了一套,,交給了衛(wèi)輝的呂祖廟,由此“佳氣常浮白云觀”,,沾著白云觀的一個仙氣,。徐世昌信道教這是沒問題的,因此我比較相信這段是真的,。
徐世昌“吃夢”
徐定茂:這段又說遠了,。徐世昌第一次到北京來住在南橫街,他30歲考進進士,、考進翰林,,入翰林編修之后等于住在北京了。住在哪呢,?住在琉璃井,,比較遠了。光緒年間住在琉璃井還是比較偏。他為什么住在琉璃井呢,?徐世昌日記記述,,這個房是一個姓洪的。洪老先生是乾隆年間的翰林院編修,,老年輩是乾隆年間的,,說明他考進翰林,當時也就是30歲,,也沒什么人,,按現(xiàn)在的話近似于北漂。住哪兒,?老先生說住我這,,房錢也便宜點,住在這時間比較長,。差不多住了六七年,,在這一段時間干什么,我說句實話我看老先生日記感覺他比現(xiàn)在的公務員省心多了,,班上沒什么事,。有事來來,起草一點東西,,自己看看書,,研究研究字,,研究研究詩詞,。誰請他寫個什么東西,寫個帖子,、告,,全是這事。
這里面有一個事挺好玩的,,我剛才提到了,,歷史、文學這不是我的專業(yè),,所以看徐世昌日記時看到他三天兩頭的去“吃夢”,,不明白。我第一次看日記的時候,,我以為這個字寫錯了,,“吃夢”是不是吃席。翻過兩篇又是某某來約“吃夢”,,又有,,我真的挺奇怪的。后來我查了查,才知道,,“吃夢”是當時一種的活動,。就是考完試,考試這幫人關系不錯,,七個,、八個、九個一起去考試,,考完試,,誰考上,誰沒考上不知道,,因此大家一塊去吃飯,,這叫“吃夢”。當時可以賒賬,,考完試吃完飯寫個條押在那,。誰去結賬呢?誰考上了誰去結賬,,這叫“吃夢”,。“吃夢”有可能AA制,為什么,?都考上了,。當然也有可能都沒考上,也是AA制,。
我看我家老先生的日記,,我這老祖宗可能功課不是太好,老看到他去“吃夢”,,沒看到還錢,,都去吃蹭。
他在琉璃井住了六七年,,到什么時候搬走的呢,?甲午前后。日記上記的是搬到王甫山(音)宅,,看來是搬到一個朋友家,。王甫山(音)是誰,我沒查出來,。后來在戊戌年間他從北京回到天津的時候,,他也知道袁世凱代理直隸總督了,他就提到王偶山(音)奉旨由德州來辦差,??磥硗跖忌剑ㄒ簦┦峭砬迥菚旱闹械裙倮?。這個王甫山(音)家在北門里四牌樓,估計就是西四附近,。搬到那時間不長,,待了一年半。一年半之后,,為什么又搬走了呢,?日記上記錄把老太太接來,看來那里房子比較小,,一居室,,要換一個大一點的,兩居室,。就搬到了宣武門兵部洼,,現(xiàn)在還叫兵部洼。還有兩個字“橋西”,。剛才提到我是天津人,,因為中小學我是在天津上的,后來到的北京工作,,北京老城我沒怎么轉,,不熟悉。是不是兵部洼那邊還有河,,他提到兵部洼橋西,,現(xiàn)在沒有了。南海到筒子河是不是有一條河道,,橋西,,說明這個橋是南北通向。他住在兵部洼橋西,,他在那住的時間也不長,,也就是一兩年,。為什么又走了呢,?這個我估計大家都知道了,去天津了,。小站練兵,,徐世昌去了兩年。
活動現(xiàn)場照
戊戌變法與“德律風”
徐定茂:徐世昌在小站練兵期間發(fā)生了一件大事,,現(xiàn)在大家都知道,,是戊戌變法。要說戊戌變法這個話題,,內容就太多了,,日記中也確實記錄了很多事情,。今天咱們還是結合北京講戊戌變法這個事。
戊戌的時候,,時局比較緊張,,袁世凱到了天津,和徐世昌說,,老哥,,你趕快來天津。徐世昌當時在哪呢,?在馮國璋那里,,馮國璋找他研究光緒列操,跟張勛,、馮國璋商量修操場的事,。有人就問我說,袁世凱是怎么通知徐世昌讓他趕快到天津的呢,?日記上用了三個字,,就是“德律風”。各位知道“德律風”是什么嗎,?應該知道,。電話,英文音譯叫德律風,。歷史記載咱們中國的電話引進是在1901年,,盛宣懷當時給慈禧寫報告,申請建電話局,,慈禧不批,。打回去了,又打上來一個報告,,要建電報局,。電話局一直沒批,紅頭文件沒有,。庚子年間一個丹麥商人,,跟著法國軍隊把電話帶進來了,最后清政府一看挺好使,,不得不用,。好像1901年還是1902年建的北京電話局,在東單三條,,還是在崇文門建的,。
日記上記錄是晚上在馮國璋那里,“接慰亭德律風,,囑明天赴津”,。慰亭是袁世凱的字,。就是讓徐世昌明天趕快到天津。從小站到天津是60里地,,得走一天,。那天晨起,徐世昌黎明就上路了,,冒雨行,。道路泥濘,騎馬30里,,坐車30里,,傍晚才到。到了天津,,袁世凱和徐世昌說,,你先去北京,可能是七月二十七日,、二十八日,。
徐世昌比袁世凱早一天到的北京。到北京住哪呢,?住務生宅,。務生是誰呢?是宣統(tǒng)皇帝溥儀的老師,。務生(音)跟徐世昌是同榜進士,,徐世昌的日記上經常出現(xiàn)務生(音),看來是比較好的朋友,。袁世凱來了,,日記上有,住哪了,,大家都知道法華寺,。法華寺現(xiàn)在沒了,嚴格來講是在隆福寺對面,,華僑大廈后面,,就是報房胡同多屋巷里面。北京出版集團之前出版了《徐世昌與〈韜養(yǎng)齋日記〉》,,其中有我一個朋友寫的文章,,他去法華寺照了兩張照片?,F(xiàn)在法華寺就剩了一個石碑了,,叫紅衛(wèi)兵給砸了,就剩下一個碑座了,,袁世凱住在法華寺,。咱們可能都看過譚嗣同的電影,,暴雨傾盆,下著雨,,譚嗣同夜訪法華寺,,一進門,一遞名片,,譚嗣同,。袁世凱大吃一驚。
徐世昌住在務生(音)府上,,但是住了兩天就進城了,,日記上寫住在“×華寺”。日記上的毛筆字筆跡不清晰,,這個字不好辨認,。徐世昌日記的點校版上寫的是“清”,徐世昌進城住清華寺,。有的專家說清華寺不對,,應該是法華寺。我不是專家,,可日記在我手上,。我拿日記看半天,真的認不出來?,F(xiàn)在北京出版集團出版的《徐世昌日記》是日記影印和點校對照,,大家就可以研究了。到底是“清華寺”,,還是“法華寺”,,大家可以拿著書來研究了。
那個字到底是“清”還是“法”,。這有什么區(qū)別,?區(qū)別大了。后來我看一些文章,,比如說中國人民大學的戴逸老先生好像是研究清史的權威,。戴逸老先生寫了一個關于戊戌的論文,我看過,。戴逸老先生認為,,八月三日,當時楊毅把密詔帶回來之后,,在康有為這里,,南海會館。當時徐世昌來了,,很多人說居人來,,一塊看這個稿,。戴先生認為譚嗣同去找袁世凱有可能是跟著徐世昌去的,徐世昌領去的,,因為那個時候沒有身份證明,,袁世凱不認識譚嗣同,譚嗣同是不速之客,。誰給引薦的,,可能徐世昌領去的。這是戴逸老先生的研究,。徐世昌日記上說八月三日出城,。戴逸先生說出城去南海會館,下午回城帶著譚嗣同去袁世凱那里了,。日記寫“八月三日出城”很簡單,,可能老先生覺得這事比較重大,沒敢在日記中留下更多記錄,??墒侨沼浿杏幸痪湓挘矣X得戴逸老先生說的是對的,,徐世昌肯定見到袁世凱了,。為什么呢?日記上記“早出城,,晚進城”,。但是最后一句話聞英船進口,聽說英國兵艦靠近大沽口了,。你從哪聽說的呢,?這個消息在康有為那不可能聽說這個消息。那個時候沒有網,,也沒有微信,,沒有搜狐。你聽說這個只有一種可能性,,就是袁世凱告訴你的?,F(xiàn)在形勢比較緊張,英船逼近大沽,,因為歷史上都說這是榮祿搞出來的,。這句話戴先生認為徐世昌是見到袁世凱了,我覺得戴先生的分析是對的,。但是徐世昌到底住哪了,?他要住在法華寺就不費勁了,住法華寺就是跟袁世凱住一塊兒了。要不然兩個人住一個屋,,要不然兩個人一人住一個屋,。住一塊肯定他就是在場了,。
另外咱們看梁啟超的回憶,,梁啟超也說譚嗣同找袁世凱的時候就提出誅榮祿等等,而且好像挑撥袁世凱和榮祿的關系,。梁啟超寫到旁人有人說袁世凱多聰明,,榮祿這點伎倆能蒙得了元帥。后人分析這個旁人,,第一能在旁邊的,,第二能插話的,只有徐世昌,。剛才我一再說我不是專家,,各位都是專家,大家真可以研究研究,。他如果真是住在法華寺,,梁啟超也是廢話,他兩個人住一屋,。梁啟超又沒寫其名,,真是他們住在一塊,譚嗣同找袁世凱的時候,,袁世凱和徐世昌等于就是在一塊,,有什么不可以其名的呢?
徐世昌從小站回到北京后,,這段時間他住在什么地方呢,?按照日記記載他住在椿樹,都沒離開宣武,。庚子之后住在北池子,,北池子他寫了一句話叫南皮住宅,張之洞也在那里住著,??磥碓瓉硎菑堉吹淖≌瑹o論住在兵部洼,、椿樹的時候,,按照日記上講徐世昌跟袁世凱參加了一些維新派的活動,到嵩云草堂,、書局參加活動,,這段記載應該是他住在兵部洼的時候。徐世昌有這么一段,他去嵩云草堂,,康有為,、梁啟超、陳養(yǎng)元等等都在,,他其中提到見慰亭,,就是袁世凱。日記上有一句話我覺得挺重要的,,“與慰亭分手十六年矣”,。他最后在嵩云草堂,維新派的聚會上遇到袁世凱的時候,,兩個人分手十六年了,。我剛才提到一段故事,說徐世昌進京趕考比較困難,,是受到了袁世凱的資助,。野史上還有一種說法,袁世凱進京趕考沒考上,,流落青樓出館,、花街酒巷,把錢花完了,,回不去了,。沒錢時碰到徐世昌了,徐世昌說你怎么這樣了,,沒錢了,,給你一點錢,趕快走吧,。日記證明這一段子虛烏有,。為什么?因為日記上說得很清楚,,“與慰亭分手十六年矣”,。十六年哥倆沒見面,徐世昌自從進京趕考之后,,袁世凱去朝鮮,,倆人一直沒見面。真正見面等于是在袁世凱去小站之前,,日記前一天說見到袁世凱,,十六年未見。袁世凱住哪兒,?也住在宣武,。日記上寫住對面,,嵩云草堂對面岳王廟。又過幾年,,袁世凱給徐世昌說奉旨去小站練兵,。應該說從日記上來看徐世昌跟袁世凱的交情挺深,袁世凱臨走頭一天哥倆聊了一宿,。徐世昌還擺宴送袁世凱,。日記上記倆人聊了一宿。第二篇日記就是天亮送袁世凱上路,。日記上寫“上車,,危雪嚴送”,。徐世昌的《韜養(yǎng)齋日記》記得非常簡單,,很少用形容詞去描述,結果他送袁世凱的時候,,用“危雪嚴送”,,看來那天有情感的流露。送袁世凱怎么走的呢,?各位老師恐怕想不到,,出廣渠門。從宣武門繞到廣渠門,,到廣渠門之后,,天早還黑天,城門還沒開,,在那聊了一會兒,,又寫“疏星寒月,夜寒逼人”,。當天晚上真的挺冷,。最后天色亮,開門,,跟袁世凱依依而別,,回來補睡。袁世凱走廣渠門,,沒寫怎么去的天津,,我估計從廣渠門到通州坐船,三天到天津,。袁世凱到了小站,,之后邀徐世昌去幫助他練兵。徐世昌就去了,,于是在天津呆了兩年半,。
咱們接著說在北京住哪?庚子之后徐世昌住北池子,看來是張之洞的舊宅,。他真正在北京購房,,有自己的固定住址是在宣統(tǒng)年間,那會兒級別比較高了,,那會兒沒有福利分房,,收入可能比較高了。日記上記載是稱為五條,,實際上我覺得應該是五條跟六條之間,,就是東四的鐵營胡同。好像大部分住宅應該算是六條,。
辛亥革命時的徐世昌
徐定茂:在宣統(tǒng)年間徐世昌住在東四的鐵營胡同,,這段日子日記上確實記載了幾個有趣的故事。其中一個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的歷史時刻,。
咱們看胡繩老先生的文章《從鴉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都寫到武昌義舉之后,有人提議讓袁世凱出山,,而袁世凱對外稱病在河南隱居,。一些電影、電視劇藝術加工,,說慶親王奕劻讓徐世昌出面去河南安陽游說袁世凱,、勸說袁世凱出山。徐世昌去了之后,,與袁世凱商討向清政府提出有六個條件,。第一個條件是授我全權,第二個條件是得給兵餉,,第三個條件是解除黨禁,,第四個條件是開議會……攝政王載灃流著眼淚答應了這些條件。
而日記上是怎么寫的這段歷史呢,?日記上寫得很清楚,,武昌起義時,徐世昌在管理郵船部,,負責修鐵路,。武昌起義的當天還在開會商量怎么修路,他記載著那桐來了,。然后就跟著那桐一起赴慶王府久談,。看來奕劻是知道武昌出事了,,所以讓那桐把徐世昌找來,,哥幾個要商量商量,。那天可能端方也來了。那天日記的最后一句話寫的是“聞武昌為叛軍所據,,瑞總督乘兵輪去往漢口”,。
這些天的日記每天的事情記載得非常清楚,入職,、上朝,,幾點散。最忙的時候甚至一天入朝三次,,載灃一天找他三趟,,記載得很清楚。直到20多天之后,,慰亭到京,。袁世凱到了北京。日記上根本沒有寫徐世昌出京去河南的任何記錄,。
到了民國一年,,徐世昌奉旨宣布共和國組織臨時政府,。12月宣布成立共和國,,組織臨時政府了。轉過年之后接著入職,、上朝,。過了春節(jié),已經3月份了,,徐世昌打了一個報告,,回河南衛(wèi)輝省親,請假一個月,。蒙恩賞,。賞了什么呢?賞了一袋藕粉,,賞了一包蝦干,、一包燕窩、一包橘餅,,還賞了一包酸棗面,,最后還有賞銀一千兩。當即謝恩,,去毓慶宮找皇上謝恩,。然后就走了。走了,,再也沒回來,。第二天日記上寫著到彰德了,,住袁世凱的宅子。日記中有一句話“十數年未到”,,十幾年沒到了,,街巷依舊。十幾年沒到安陽了,,街巷依舊,。我覺得這些日記充分證明了,傳聞的當時徐世昌是奉奕劻的指派到彰德游說袁世凱,,這種消息不是很真實,。第一日記記得清楚他每天干什么,第二日記也講了十幾年沒到彰德,。
所以我覺得日記是第一手資料,,是第一角度。我覺得它從這個角度證明了,,袁世凱沒有不出山的意愿,,也沒有提過六個條件。我覺得《徐世昌日記》可以作為研究袁世凱政治思想的一個很重要的依據,。
徐世昌后人
曾任北京市政協(xié)第九,、十、十一屆委員會委員等職,,退休后主要從事對高祖徐世昌親筆日記《韜養(yǎng)齋日記》的研讀工作,,出版《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徐世昌與〈韜養(yǎng)齋日記〉》等相關著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鳳凰網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