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林治遠到處奔波打聽,最后得知市自來水公司有一些水管可以代用,。因而,,他立刻奔赴自來水公司,選用了4根直徑不同的自來水管,,一節(jié)一節(jié)地套起來焊接,。但是,焊完之后,,長度為22.5米,,達不到35米高的要求。
情急之下,,他只好將焊接后測量的結果報告給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指揮部聽了匯報,當場進行研究,,還征求了有關方面的意見,,最后確定國旗旗桿的高度為22 5米。最后安裝在天安門廣場上的旗桿是建設局車輛廠金工車間用4根無縫鋼管套接后焊接而成的,。
天安門國慶工程指揮部對旗桿制作進行了具體分工,,大家分頭開始制作。開工后,,國慶籌備小組領導同志來現(xiàn)場檢查工作時提出:升旗要自動的,,請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親自升旗就更好了,更有政治意義,!這個意見立即付諸實施,。
自動升旗方案還是由林治遠來具體落實,這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林治遠接到任務后,,與有關技術人員一起研究自動升降的開關設施。他們首先設計出這樣一個方案:國旗自動升降,,升降速度與國歌演奏時間一致,,國歌奏完后,,國旗升到頂端并自動停止。
根據(jù)這個方案,,技術人員設計出了一個簡單的機械設施來控制升降速度,,又在升降旗用的鋼絲繩兩端各焊了一個鋼球來控制升降開關,只要升降速度設施碰到兩端的鋼球,,便會自動停止升降并自動斷電,。
方案得到批準后,工作人員立即進行安裝調試,,試驗升旗運行正常,,升旗所需時間符合要求。
一個月后,,旗桿底座,、漢白玉欄桿制作工程完畢,國旗桿也豎了起來,。為了毛澤東主席能在天安門城樓上操縱升旗開關,,林治遠設計從旗桿下引出一條導線,將導線通過修東西長安街道路工程埋設的鋼管橫穿過長安街,,跨越金水河,,然后順著天安門城樓東南角上升至城樓當中,與天安門城樓上安裝的開關連接,。
為防止升旗出現(xiàn)差錯,,工作人員一絲不茍地檢查了升旗的各個部位。他們在旗桿下和天安門城樓上反反復復不知試驗了多少次,。當認定自動升降設施運行情況正常,,沒有問題時,才于9月下旬拆除了旗桿周圍的腳手架,。
至此,,新中國第一根國旗桿高高地豎立于天安門廣場上。1949年9月30日晚間,,為確保第二天升旗儀式萬無一失,,工作人員再做最后一次試驗。但萬萬沒有想到,,一直運行正常的升降開關,,在這關鍵時刻出了故障。于是,,他們以一塊紅布代旗,,安裝好后,,按動升降開關按鈕,,這塊紅布徐徐地向上升起,,但紅布升到旗桿頂部后,馬達卻沒有停止運行,,把這塊大紅布絞到旗桿頂?shù)幕喞?,馬達不能轉動,旗子也退不下來,。此時,,安裝旗桿的腳手架已全部拆除,人上不去,,無法修理,。
有關負責人聞訊后馬上趕到現(xiàn)場??赐戡F(xiàn)場,,弄清故障原因后,就迅速與消防隊聯(lián)系,,請消防隊火速增援,。消防隊運來了云梯,升起后仍差幾米夠不到旗桿頂,,大家更加焦急了,。見此情景,建設局副局長趙鵬飛又找來能熟練搭棚彩的兄弟二人,。兄弟兩人來到旗桿下,,毫不猶豫地穿上鐵鞋,冒著生命危險從云梯頂爬到旗桿頂,,把那塊大紅布取了下來,。此時,總指揮聶榮臻和有關單位的負責人也到了現(xiàn)場,,對故障進行了分析,,并責成有關人員檢查時一定要細致,每個環(huán)節(jié)都不能有疏漏,。
故障排除后,,工作人員從頭到尾,對每一部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又進行了詳細檢查,、修理。經(jīng)過反復試驗,,直到10月1日凌晨,,才確認國旗升降設施沒有問題。但為了防止意外,,工程指揮部還特意安排專人守候在旗桿下面,,準備萬一毛澤東按動電鈕時國旗升到頂還不停,,便立即切斷電源。
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成了世界矚目的焦點,,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中國誕生了。
下午2點55分,,毛澤東主席,、黨和國家領導人陸續(xù)登上天安門城樓。3點整,,歷史性的時刻到來了,,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宣布:“請毛主席升旗?!?/P>
這句話有一個明顯的缺陷,,站在他身邊的工作人員意識到,趕緊小聲提醒道:“請毛主席升國旗,?!绷植执舐曅剂艘淮危黾恿艘粋€“國”字,。
毛澤東聽到“請毛主席升國旗”后,,便大步走到升旗按鈕前,用力地按動了電鈕,。
那面巨大的國旗緩緩地被藍天摟在懷里,,定格在22 5米高的白色鐵桿上。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陳也辰 王欽雙
編輯:
劉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