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大陸 > 正文 |
|
日前在京召開的中紀委七次全會,,確立了反腐戰(zhàn)略,。資料圖片
中紀委七次全會確立的反腐戰(zhàn)略,續(xù)以高壓態(tài)勢遏制內地官員貪腐之風,。香港《文匯報》從權威部門獲悉,,中央正通過完善領導干部個人情況報告制度,,擴大和織密反腐監(jiān)控網(wǎng)。新年伊始,,一項關于官員婚姻及家庭涉外情況的調查已在中央黨政機關悄然啟動,。
據(jù)透露,這是近年繼領導干部每年申報個人收入以來,,又一項廣泛實行的官員報告制度,,也是中央首次大規(guī)模對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進行婚姻及家庭涉外情況普查。調查內容包括官員本人,、配偶,、子女三個層面。
家人助紂為虐成調查誘因
據(jù)了解,,本次申報問卷以“是”或“否”判斷題為主,官員若對某些問題作出肯定的答覆,,還需補充詳細信息,。有官員稱,類似婚姻狀況等個人信息是過往組織調查常見的內容,,但對“婚變”及家庭涉外情況如此嚴格申報還是頭一次,。
此間政情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中央全面撒網(wǎng),,了解副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婚姻家庭涉外情況,,表明中央正積極運用干部個人情況申報規(guī)定,從源頭上掌握信息,、實施監(jiān)控,、預防腐敗。去年8月底,,中共中央政治局曾專門召開會議,,研究黨員領導干部個人情況申報制度。同時,,分析人士還指出,,此次申報以干部婚姻家庭涉及情況為出發(fā)點,亦與近年來落馬高官生活作風敗壞,、家人助紂為虐,,以及貪官外逃有直接聯(lián)系。
相關閱讀:
子女放洋貪官外逃屢得手
中共嚴查一系列腐敗案件表明,,領導干部生活作風問題,,成為誘發(fā)大量違法亂紀案件的重要因素。僅2006年被查處的省部級高官中,,北京市原副市長劉志華,、天津市檢察院原檢察長李寶金,、海軍原副司令員王守業(yè)、國家統(tǒng)計局原局長邱曉華,,他們除經濟問題外,,都涉及生活作風問題。而像國家藥監(jiān)局原局長鄭筱萸那樣,,與家人,、部下等“身邊人”聯(lián)手斂財?shù)母瘮“讣旮菍映霾桓F,。
此外,,很多腐敗官員還精心挖掘外逃渠道,如以各種方式獲取因私出國護照,,將家人子女送出國外,,向國外銀行轉移黑金,致使大量貪官“東窗事發(fā)”后,,外逃屢屢得手,。國家社科規(guī)劃《中國懲治和預防腐敗重大對策研究》課題組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有外逃貪官4,000多人,,1988年至2002年15年間,,資金外逃額共1,913.57億美元。
鏈接:副處級以上官員申報內容
■本人:個人基本信息,,目前婚姻狀況,,是否有過婚變,是否因私出國學習,,是否持因私出國(境)證件等
■配偶:是否外籍人士,,是否在外企工作等
■子女:是否出國留學或在國外工作,是否已加入外國籍等
編輯:
李增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