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衛(wèi)視8月15日《時事直通車》節(jié)目播出楊錦麟從臺灣高雄縣發(fā)來的報道,以下為文字實錄:
主持人:目前災區(qū)的災民的情況怎么樣呢?我們的特派評論員楊錦麟先生目前已經是抵達了重災區(qū)高雄縣,最新的情況馬上跟他聯線,,楊林先生你好,。
楊錦麟:你好。
主持人:您在當地的觀察怎么看相關單位的救災行動,?
楊錦麟:我今天在現場我呆了一個下午,,我剛剛趕回其他地方。剛才正面的肯定和評價整個高雄歧山整個救災過程,,還看得出這次臺灣有關方面,,在水災上面由于還存在一些問題。第一軍隊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出動,,這實在是很遺憾的一件事兒,,目前在重災區(qū)只有第八軍團的所有兵力進行救災,很顯然有點隸屬不在,,因為救災的面積比較大,、救災災情比較復雜。第一線的投放兵力不夠,,第一線直升飛機到今天才出動,,顯然已經貽誤了很多天,這是一點,。
第二點,,由于沒有省一級的建制,臺灣的行政面和總統你就必須直接跟基層的縣市要直接的面對面,,在救災的問題上很容易沒有中間緩沖地帶和中間的環(huán)節(jié),,所有的矛盾、所動之處境,,他就很容易成為所有矛盾集中的焦點,。
第三點,馬英九和他的團隊這時的表現應該說是乏善可陳,,在第一時間無論有任何的理由在重大危機的問題上,,第一領導人沒有辦法做出果斷決策,他永遠處于被動被批評的位置,,他的表現甚至不如周美青,。至少與以前9·21地震經驗對比,,這次馬政府沒有在第一時間的第一現場設立自己的辦公室,也就沒有人能夠指導天平,,沒有辦法掌握第一現場情況,,要通過層層周轉,他就沒有辦法在第一線指導救災,,民眾不喜歡在這個時候看他作秀,,盡管他不想作秀。
第四,,臺灣整個的應急系統本來應該說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事實證明以前重大問題上的處置各方面的問題應對比較好,但是這次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危機的觀層搶算時機,,因此貽誤了很多時機,,甚至整個第一線的救災和善后不如臺灣社會其他的團體、宗教團體,、慈善團體的行之有效,。
臺灣任何目前天災或者人禍它有整個危機過程,都要受到兩個因素的制約,,第一藍綠對決,,政黨政治因素的制定,無論你怎么做,,你都必須要面對一個在野黨的批評,,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媒體監(jiān)督的功能在臺灣應該說還算是行之有效的,,媒體所掌握的資訊甚至比官方還要直接,,還要多,量還要大,,而且還要真實,。在媒體監(jiān)督的過程中,它很多缺失在不斷的放大,,不斷的在媒體上或者公眾的視線上給予一個擴張,,這也會給臺灣有關方面造成了目前很被動的一個局面。因此盡管已經過去了7天,,但是未來的7天或者10天,,災后重建任務依然很艱巨,在目前這個問題不克服,,以后臺灣的執(zhí)政當局,,備受批評的機會還非常多。
早前報道:
臺灣災情:
各方支援:
鳳凰行動: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印權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