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前的1月5日,,中國第一批航天員14人齊聚北京航天城,,從這一天起,他們就時刻為中國航天事業(yè)準備著,。2008年,,經過10年的艱苦砥礪之后,中國航天員滿懷信心地準備進行第三次載人航天飛行,,并將進行首次太空漫步,。據(jù)新華社報道,完成此次任務之后,,第一代航天員亦完成了他們的歷史任務,。換言之,中國的航天員團隊將進入“換代期”,。
10年里,,從基礎理論訓練階段、航天專業(yè)技術訓練階段到飛行程序與任務模擬訓練階段,,航天員共接受了8大類58個專業(yè)的訓練,,被稱為上天的“58個階梯”。
中國航天員淘汰率為零
為訓練航天員的超重耐力,,航天員要在載人離心機8倍重力加速度的狀態(tài)下練習各種抗負荷動作,還要判讀信號,、回答提問,。強大作用力的牽引下,面部肌肉會變形,,眼淚常常不自覺地往外流,。
這是航天員們公認的最痛苦的一項訓練,航天員身邊有一個紅色按鈕,,一旦挺不住可以立即按動,。但楊利偉說:“紅色按鈕一次也沒有被按動過。”
在針對出艙任務的模擬失重訓練水槽里,,航天員一下水就是3個多小時,,上岸后,常常連拿東西的力氣也沒有……
景海鵬說,,10年來,,也從沒在晚上12時之前睡過覺。
翟志剛說,,10年來,,幾乎沒有陪愛人逛過街。
值得驕傲的是,,國外航天員淘汰率近50%,,而這10年間,中國航天員淘汰率為零,。
未能上天者也無怨無悔
14名中國航天員都擁有上天的勇氣和能力,,但并非所有人都有上天的機會。
“神五”,、“神六”兩次入選梯隊,、卻兩次與飛天失之交臂的翟志剛說:“前兩次雖然都沒有上天,但我盡了力,,無怨無悔,。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去執(zhí)行任務,,跟我自己執(zhí)行任務是一樣的?!?/P>
中國已經完成的兩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中,,地面航天員全程分批值班,關注天上戰(zhàn)友們的操作程序和身體情況,?!捌鋵崳瑹o論‘神五’還是‘神六’,,都是我們14名航天員集體在執(zhí)行任務,。”聶海勝說,,“我和費俊龍在‘神六’飛行的過程中,,其他航天員都在為我們提供技術和心理支持?!?/P>
然而,,由于保密要求,,14個航空員中還有好些至今沒有出現(xiàn)在公眾的視野里。與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一樣,他們同樣優(yōu)秀,,同樣走過了艱辛而充實的10年,。
按照載人航天工程的規(guī)劃,“神舟七號”之后的下一次飛行將發(fā)射無人目標飛行器,。因為年齡等原因,,還沒有執(zhí)行過任務的成員,也許沒有機會上天了,。
這10年的等待與神舟飛天的輝煌一起,,構成了中國人的飛天歷程中最厚重的一頁。
昨天,神七航天員系統(tǒng)副總設計師黃偉芬透露,,我國第二批航天員的選拔,,將根據(jù)任務需要考慮不同行業(yè)。
黃偉芬說,,目前,,我國正在考慮第二批宇航員的選拔工作。隨著今后太空任務的日益復雜,,宇航員選拔也會根據(jù)任務的不同,,從不同的行業(yè)進行挑選,不排除從科研人員中挑選宇航員,。不同行業(yè)挑選的宇航員,,標準也會不同。
編輯:
汪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