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軍事 > 中國軍情 > 正文 |
|
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 (記者陳輝 王經國 常愛玲)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國慶閱兵式上,,中國自行研制,、首次公開露面的第三代主戰(zhàn)坦克氣勢恢宏地駛過天安門廣場,,引起外界廣泛關注。近日,,記者走入裝備三代坦克的北京軍區(qū)某裝甲團,,目睹了一場“陸戰(zhàn)之王”的實彈射擊演練。
8時20分,,隨著指揮所一聲令下,,10輛三代坦克迅速展開,發(fā)起沖擊,?!皥?zhí)行!”又一聲令下,,10輛坦克同時向右轉向,,瞬時便換成一字隊形向預定高地加速沖擊。行進中,,各輛坦克根據電臺命令調整位置,、明確任務,布下一個密不透風的火力網,。隨著“開始射擊,!”命令下達,伴隨著隆隆的炮聲,,一發(fā)發(fā)炮彈穿靶而過,。
“28發(fā)27中,成績不錯,,但仍需提高,。”裝甲團團長楊海峰對記者說,。據楊海峰介紹,,自列裝三代坦克以來,部隊按照先理論后應用、先技術后戰(zhàn)術,、先單件后系統(tǒng),、先單兵后建制、先營區(qū)后野外的實施步驟,,分類指導,,集中攻關,在重大演習和比武競賽中,,突出演練新裝備,,目前新裝備已整建制形成戰(zhàn)斗力。
1945年12月,,人民解放軍在東北戰(zhàn)場上繳獲一輛日式坦克,,并以此為基礎組建了東北坦克大隊。自1959年中國自行研制生產第一代坦克以來,,經過近50多年的努力,,中國裝甲兵部隊目前已形成了中型、輕型,、水陸坦克和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步兵戰(zhàn)車等幾個基本系列和與之配套的火力支援、戰(zhàn)斗保障及后勤技術保障車輛的武器裝備體系,。
楊海峰說,,與前幾代相比,新一代坦克在彈藥技術,、火控系統(tǒng),、防護技術、通信技術和快速突擊能力等方面有了較大的提高,。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