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已過7天,。濟南軍區(qū)某“鐵軍師”近2000名官兵和6支陸航部隊在300余名武警官兵的配合下,,分別從陸上,、空中向映秀鎮(zhèn)西北一條綿延上百里的大峽谷中挺進,,緊急營救被大地震圍困長達150多個小時的近萬名群眾,。
峽谷里打來求救電話
18日下午5時許,,位于都江堰市新體育中心的濟南軍區(qū)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
一個信號微弱的電話打進前線指揮部:“救救被圍困的鄉(xiāng)親吧,!”接電話的濟南軍區(qū)作戰(zhàn)部部長李亞東當即追問:“在哪里,有多少人,?”這位名叫范文秀的中年婦女哭著說:“我是汶川縣銀杏鄉(xiāng)沙坪關村羅圈灣組人,,我家住在一條很深的大峽谷里,里面有近萬人被地震塌方堵住了逃不出來,。我們沒有吃的,,沒有藥品,。”
李亞東感到情況嚴重,,立刻向軍區(qū)副司令員葉愛群和副參謀長趙立德報告,。兩位將軍幾乎同時把目光聚集在抗震救災專用大地圖上,一條原始的地核裂變形成的峽谷地貌讓人不由得倒吸一口涼氣,。這里山勢陡峭,,東側依山修筑、緊鄰岷江的唯一一條公路,,因地震山體滑坡變成了懸崖峭壁,。整個峽谷長約百里,要想在短時間內把被困群眾搶救出來,,絕非易事,。
時間就是生命,救援必須盡快,!經過緊急討論,,一個陸空聯(lián)合救援方案很快形成:陸路,派正在汶川救災的濟南軍區(qū)某“鐵軍師”數(shù)千官兵開進大峽谷展開搜救,;空中,,由陸航部隊搭載救援物資和醫(yī)療隊,在大峽谷四周的草坡鄉(xiāng),、耿達鄉(xiāng),、銀杏鄉(xiāng)、三江鎮(zhèn)同時實施直升機機降,,為瀕臨絕境的受災群眾運送物資,,然后運出傷員。
數(shù)千官兵星夜挺進大峽谷
19日凌晨3點,,早已徒步進入映秀鎮(zhèn)展開救援的某“鐵軍師”“秋收起義團”500名官兵,,快速移兵大峽谷南端的水磨鎮(zhèn),隨即翻山越嶺挺進三江鎮(zhèn),;此前,,午夜時分,某“鐵軍師”高炮團團長楊恩紅率領500名官兵攀上地震形成的懸崖峭壁,,開始從大峽谷北端向桃關鎮(zhèn)開進,,兩路大軍,形成南北對進之勢,。拂曉,,“鐵軍師”1000名后續(xù)官兵也開始向峽谷跟進。
楊恩紅帶領部隊向峽谷深處逐點搜索,,分段突破,,全面營救,。他們身邊還有兩支隊伍,一支是武警某部300余名官兵,,另一支是伴隨行動的濟南軍區(qū)某醫(yī)療隊官兵,。
在陸路官兵星夜行動的同時,進駐邛崍機場的濟南軍區(qū)某陸航團,、鳳凰山機場的成都軍區(qū)某陸航團官兵等6支陸航部隊,,開始連夜準備救援物資、藥品,、通訊裝備等,;來自各大單位的多個醫(yī)療隊也接到指令,連夜奔赴機場待命,。
一場與死神賽跑的陸空聯(lián)合大救援行動開始了,!
作者:
于春光 黃超 孟斌
編輯: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