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周邊外交:陸地邊界上有爭端的國家只剩印度
相關標簽: | [印度] |
在班公湖上巡邏的928B型巡邏艇
實行改革開放后,,國內的經濟建設需要一個和平穩(wěn)定的國際環(huán)境,特別是周邊環(huán)境,。這時,,中國的周邊外交漸次展開,而實現與周邊國家關系正?;瞧渲械牡谝徊?。1989年政治風波后,中國陷入前所未有的孤立當中,,西方大國紛紛制裁中國,。此時,周邊發(fā)展中國家又成為中國外交的突破口,。
1989年,,時任外交部長錢其琛利用出席日本天皇葬禮的時機,開展了一場成功的“葬禮外交”,。斷交23年的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在東京宣布就關系正常化達成原則意見,。次年,,兩國復交。作為東盟的龍頭老大,,印尼與中國復交具有示范意義,,并推動了中國與整個東盟的關系。
“改革開放后,,中國外交放棄以意識形態(tài)劃界,,與周邊國家關系恢復正常化,,但真正重視周邊外交是在冷戰(zhàn)結束后,,尤其是1989年西方對我們實施制裁后,。”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研究學部主任張?zhí)N嶺說,。
張?zhí)N嶺指出,,當時中國把很多精力放在周邊上,大環(huán)境不好,,就要開拓小環(huán)境,。當時的一項方針就是經營周邊,后來到了中共十六大,,就把周邊關系確立為外交的首要發(fā)展目標,。
這一時期,針對涉及周邊的幾乎每一個熱點問題,,中國都提出了合作機制或構建了對話平臺,,推動了很多務實合作項目。
相關新聞
編輯:
胡楠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