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高標準更高 堅持戰(zhàn)斗力高標準始終如一
翻閱摩步團的年度訓練記錄,其間記錄了他們一串串“堅持戰(zhàn)斗力高標準始終如一”的足跡?,F任團長鄭衛(wèi)國說:“19年來,班子換了一屆又一屆,,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可是堅持戰(zhàn)斗力高標準卻始終如一?!?/P>
裝甲車蝶形移位駕駛訓練,,大綱沒有要求閉窗駕駛。訓練中,,官兵一個個都主動要求閉窗駕駛,。這就好似瞎子開車,在起初的訓練中盡管駕駛員一個個都被撞得鼻青臉腫,,可沒有一人叫苦退卻,。有人對此不解,官兵回答說:“戰(zhàn)場上如果開窗駕駛,,無異把自己當作活靶子主動送給敵人打,,平時訓練就得堅持按實戰(zhàn)標準練?!比缃?,這些駕駛員閉窗駕駛輕巧熟悉,,如入無人之境。
步戰(zhàn)車限制路駕駛通過各種障礙物訓練,,按大綱規(guī)定是車寬加60厘米,。可官兵們在訓練這一科目時悄悄地“摳”了20厘米,,僅設置為車寬加40厘米,。為何放在陽光道不走專走獨木橋,官兵們的回答是:西藏與內地不同,,溝壑縱橫,,路況復雜,戰(zhàn)車機動難度增大,,平時不主動提高訓練標準,,戰(zhàn)時就會陷入被動。
在內地部隊,,官兵負重訓練35公斤算得上是奇跡,,可地處“生命禁區(qū)”的摩步團官兵卻把它作為訓練的必須標準。
數字是枯燥的,,數字也最有說服力,。西藏軍區(qū)機關有一組軍事訓練考核成績統計百分比:在軍區(qū)統一組織的大大小小32項軍事比武中,摩步團奪走其中96%的金牌,。
被喻為“世界屋脊”的西藏,,因其海拔高,自然環(huán)境惡劣,,是地理上的“地球第三極”,。在這里,高寒缺氧,,年平均氣溫零下3度,,最低溫度達零下50多度,平均含氧量不足內地的50%,,徒步行走相當于內地負重20公斤,,一向被視為“生命禁區(qū)”。
部隊剛組建時,,盡管官兵都是從各部隊抽來的佼佼者,,可面對早上5000米長跑,上午開課前伸展雙臂握兩塊磚頭繞營區(qū)跑4圈,、蛙跳200次,,中午體能強化半小時,下午開課前先做100個俯臥撐和100次負重下蹲,,晚上睡覺前練倒立15分鐘和仰臥起坐100次的挑戰(zhàn)生理極限的體能訓練“食譜”,,很多人還是吃不消,,一些官兵相繼累倒或病倒。
“在西藏,,高寒缺氧的地理環(huán)境固然無法改變,,但戰(zhàn)斗力的極限卻可以不斷挑戰(zhàn)與突破?!爆F任團長鄭衛(wèi)國深有感觸地說,。
野外生存訓練,是對每位官兵生理與心理,、意志與耐力極限的考驗與挑戰(zhàn),,素被官兵稱為“闖鬼門關”。過去,,為確保野外生存訓練“絕對安全”,,他們采取適當降低訓練難度方式,大多有意識地盡量把這一科目安排在氣候較好的夏季組織實施,。
2006年,,鄭衛(wèi)國走馬上任團長當年,就把冬季野外生存訓練提上訓練日程,。
那年11月,,迎著漫天飛舞的鵝毛大雪,他把部隊帶到白雪茫茫的藏北無人區(qū),。當時正值隆冬時節(jié),,在藏北無人區(qū),積雪足足有一尺多深,,滿眼都是望不到頭的茫茫大雪,,除武器裝備外,每名官兵只隨身攜帶了一個指北針,、一把匕首、一根火柴,、一壺水和一小袋大米,,就朝著目標區(qū)域出發(fā)了。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