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軍事 > 防務(wù)觀察 > 正文 |
|
“大人吵架小孩遭殃”
自去年底以來,民進黨當局采取了一系列“去中國化”的舉動,,劍峰直指國民黨,。近日,國民黨奮起反擊,,而第一刀就砍向了臺灣“國防部長”李杰,,因為李杰在臺軍“去蔣化”中緊跟民進黨。
據(jù)臺灣《聯(lián)合報》報道,,國民黨考紀會(主管黨內(nèi)紀律)3月9日正式宣布,,撤銷李杰的國民黨籍??技o會指出,李杰身為臺軍高級領(lǐng)導干部又是國民黨黨員,,但其言行對國民黨前總裁蔣介石不敬,,“趨炎附勢、投機逢迎”,,尤其在移除軍營中蔣介石銅像的爭議里“屈從于政治意識形態(tài)”,,還稱“哪一個黨上臺,就聽哪一個黨的”,,嚴重影響軍風,,破壞軍中倫理,,引發(fā)社會輿論抨擊,影響國民黨聲譽,,考紀會因此決議撤銷李杰黨籍,。
不過,國民黨方面也表示,,李杰雖遭撤銷黨籍,,但只要在撤銷黨籍期間“表現(xiàn)優(yōu)異”,一年后可以申請恢復黨籍,。
對國民黨中央的決定,,國民黨“立委”帥化民表示,開除李杰實屬無奈,,這不是針對李杰個人,,而是針對李杰屈從執(zhí)政黨意圖否定軍隊歷史、不中立的作為,,“李杰也是犧牲品,,但軍人應該要有風骨”。李杰盡管嘴上表示“他黨里不要我,,是他黨里的事”,,但卻難掩一臉的落寞。不過,,李杰也表示,,他不會加入民進黨。
李杰原籍天津,,1963年進入海軍潛艇部隊服役,,后擔任驅(qū)逐艦艦長。1981年進入臺灣海軍參謀大學,,1990年再前往美國海軍戰(zhàn)爭學院深造,,回臺后歷任124艦隊艦隊長、反潛部指揮官,、海軍總部副參謀長,、參謀長、艦令部司令,、總部副總司令及臺灣“國防部”副參謀總長等重要職務(wù),,并于1997年12月16日晉任海軍二級上將。1999年2月1日調(diào)任“海軍總司令”,,任內(nèi)致力于臺灣海軍第二代軍艦成軍,。2002年2月1日晉升海軍一級上將并接任“國防部參謀總長”。2004年5月20日,李杰出任臺灣“國防部長”,,成為民進黨執(zhí)政團隊中職務(wù)最重要的國民黨員,。
分析人士指出,國民黨此次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閃電撤銷李杰黨籍,,主要有三方面的考慮:
一是殺雞儆猴,回應民進黨近期持續(xù)的“去蔣化”,、“去中國化”動作,,警告民進黨不要走得太遠,同時也安撫深藍群眾對國民黨回應態(tài)度懦弱的不滿,。
二是隨著“立法院”新會期開議,,藍綠陣營將重新在“立法院”就島內(nèi)重大事務(wù)進行角力,為避免中途出現(xiàn)關(guān)鍵性“跑票”引發(fā)嚴重政治后果,,國民黨希望以此為契機,,整肅黨紀。
三是面對即將到來的“立委”和“總統(tǒng)”選舉,,在民進黨不斷向深綠靠近的情勢下,,國民黨也希望借此進一步定位政黨色彩,鞏固深藍支持力量,,以便在激烈的政治對抗中獲得依靠,。
不過,國民黨此舉也有可能引起反彈,,認為國民黨在無力抗衡民進黨的情況下,,只會以犧牲自己的同志作無謂反擊,“大人吵架小孩遭殃”,,引起黨內(nèi)人心浮動,。同時,國民黨進一步將自己“變藍”,,也會導致“中間票”,、“本土票”的大量流失,使國民黨在未來的選舉中處于不利地位,。
作者:
李紀
編輯:
hun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