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18日,,莫斯科郊外Alabino,俄軍白楊-M導彈閱兵訓練隊列
從當前力量對比看,,俄軍實力與美軍相差懸殊,,因此,俄羅斯要用“非對稱”手段爭取主動,。例如,,俄加快制造“美國反導防御系統(tǒng)的克星”——采用最新制導和變軌技術、射程達1萬公里的“白楊-M”型洲際彈道導彈,;加快研制“成本低,、威力大、不違反國際公約”的真空炸彈,;積極研制飛行高度和軌跡復雜多變,、可以對付任何導彈防御系統(tǒng)和防空體系以及10倍于音速的高超音速巡航導彈。
陸軍武器也有突破,,一種領先10年以上的新型坦克將于2009年裝備部隊,,其炮射導彈可遠距離擊穿1200毫米厚裝甲,命中率超過80%,。
俄羅斯要從當今世界存在的威脅和挑戰(zhàn)出發(fā),,制定2020年前的武裝力量發(fā)展戰(zhàn)略,,投產新式武器,,建設一支“創(chuàng)新型軍隊”。2007~2015年,,俄羅斯將在武器現代化方面投入1890億美元,,全力打造新型洲際導彈,、攻擊型核潛艇和超級航空母艦,,使俄軍整體戰(zhàn)斗力超過蘇軍。
然而,,全面的軍備競賽對俄羅斯來說絕非最佳選擇,。普京也表示,,不會卷入其中,,否則將拖垮本國經濟。如今,,俄羅斯1.33萬億美元的GDP不過是美國的1/10,,軍費雖然從葉利欽時代的50億美元增加到250億美元,但也只相當于美國軍費的1/20,。蘇聯消耗大半財政預算同美國拼軍備競賽,,最后落了個慘痛的下場,這個教訓對俄羅斯來說依然記憶猶新,。
俄美軍事博弈會緩和嗎
早在梅德韋杰夫被提名為總統(tǒng)候選人之初,,西方媒體就有評論稱,,他較具“自由主義色彩”,“對西方最沒有敵意”,,如其當選,,俄羅斯與西方國家的關系有望得到改善,俄美間軍事安全領域的博弈也可能緩和,。
還有一些評論認為,,近一年多時間,,俄羅斯與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在軍事安全問題上爭吵不休,,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國內政治的需要,。隨著俄總統(tǒng)大選落下帷幕,,這種爭斗也將會降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