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軟實力] |
英國《金融時報》5月14日文章,原題:加入超級大國俱樂部的弊端
身為超級大國并不總是風光和愉快的,。除參加峰會,、部署航母外,,超級大國還有其他事情,。它必須能應對批評,,即便當它在抗擊像“卡特里娜”颶風或周一侵襲中國四川省的毀滅性地震這樣的自然災害時。
中國未能理解近在眼前的超級大國地位的不利方面,,這從網上流傳的一份憂傷的電子郵件就可看出,。這段文字嚴厲指責了西方對中國崛起的偽善。
這篇短文這樣寫道:“當我們關上大門,你們派來炮艦,、運來鴉片,;我們擁抱自由貿易,你們責怪我們搶走飯碗,;我們有10億人時,,你們說我們將使這個星球毀于一旦;我們限制人口,,你們說這是對人權的侵犯……”短文最后一句以大字表達惱怒之情:“你們到底要我們怎么辦,?”
這個問題問得好。這種抱怨想說的是中國做與不做都要挨罵,。中國人對西方雙重標準憤怒之深并不總能獲得華盛頓或布魯塞爾的理解,。
但在這種情形下,美國人很難不竊笑,。幾十年來他們一直被嘲笑為狂妄自大,、麻木不仁、黷武和破壞生態(tài)的超級大國子民,。而現在,,美國人可以站在一邊,靜觀中國感受蘇聯(lián)消亡以來一直針對美國的地緣政治熱度,。
這種趨勢正日積月累,。近期對歐洲最大5國的民調顯示,歐洲人首次把中國列為全球穩(wěn)定的頭號威脅,。
盡管中國軍力存在弱勢,,但在輿論看來它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了。現在的問題不是中國是否會成為超級大國,,而是它會成為怎樣的超級大國,。
事實上,當今中國與美國的相似之處驚人的多:既包括樂觀和自信,,還有傲慢和對外界一定程度的無知,。兩國的民族主義者一度還都對法國抱有幼稚的仇恨———美國人是因為法國對伊拉克戰(zhàn)爭的質疑,而中國人是由于法國對“藏獨”分子的支持,。
但是,,超級大國的真正標志是世界其他國家關注這個國家內部發(fā)生的。從這一點來衡量,,中國已經是一個超級大國了,。
人們之所以關注,是因為中國的污染,、切爾諾貝利核輻射,、好萊塢電影,、俄羅斯文學,乃至從白宮發(fā)動的戰(zhàn)爭,,都會影響到他們,。人們之所以關注,還因為超級大國往往因實力和能啟發(fā)別國人民而受到尊重與欽佩,。正由于此,,世界才會震驚于“卡特里娜”颶風過后新奧爾良的混亂,世界的目光如今才會聚焦于四川,。
當地震發(fā)生時,,證據表明中國迅速有效地展開了救援行動。但他們仍將遭到仔細的監(jiān)視,,就像中國在北京奧運會到來之際將一直受到的一樣,。
身為超級大國絕非好玩之事,因為伴隨著超級大國地位的是巨大責任和外國人的猜疑,。對于那封訴說不公正對待中國的憂傷電子郵件只有一個明智的回答:歡迎成為超級大國———你現在能理解美國人的感受了,。(作者是《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維克托·馬萊,汪析譯)
更多精彩內容閱讀登錄環(huán)球網(www.huanqiu.com)
相關報道:
美國宣稱正在監(jiān)視中國四川震區(qū)的核武基地(圖)
美空軍動用C-17戰(zhàn)略運輸機前往中國運送救災物資
相關新聞
編輯: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