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視點 > 正文 |
|
相關標簽 | [入聯(lián)公投] [中美關系] [胡忠信] |
制造“臺海危機”轉(zhuǎn)移焦點
陳水扁的憂慮是有跡可尋,高雄市長陳菊的“當選無效”官司被判敗訴,,陳幸妤告胡忠信的誹謗官司被判敗訴,,吳淑珍涉案的“國務機要費”官司在吳氏多次缺席下很快就要宣判,馬英九的市長特別費官司被判一審無罪,,上述發(fā)展都出乎陳水扁的期盼,,陳水扁甚至說出“自身難保”的談話,,脫口說出司法界七,、八成以上是泛藍;對于“吳淑珍一審有罪就下臺”的承諾,,陳水扁也“考慮”不再信守,,陳水扁內(nèi)心焦慮與恐懼由此可見一斑。
有比制造臺海危機更可轉(zhuǎn)移焦點嗎,?“入聯(lián)公投”正是制造“臺海危機”的最有效途徑,。未來七個月有兩項選舉,臺灣又進入了政治熱季,,“入聯(lián)公投”與之綁在一起熱度可一再加溫,,美國與中國強力反應,更激起民進黨支持者的熱情,,陳水扁就可順水推舟持續(xù)設定議題的能量,。陳水扁“打死不退”的理由正在于此。
胡布高峰會是下一個觀察點,。相對于美方官員對陳水扁的冷落與重批,,6日的胡布會,如果布什發(fā)表對臺灣方面更重的批判性談話,,或者下一步是實質(zhì)性地懲罰性措施,,陳水扁是否能力抗到底,或者只是愈陷愈深而不知進退,,更是值得關注的指標,。
陳水扁曾提出“一邊一國”,,最后臺美雙方是以“誤會一場”加以化解;2004年的“防御性公投”,,則是以“導彈公投”蒙混過關,。2007年提出的“入聯(lián)公投”,北京視之為“實質(zhì)法理臺獨”,,美國壓力如排山倒海而來,。形勢已逼使陳水扁必須自己去面對,但他又不可能對內(nèi)示弱而撤案,,形勢因此日趨復雜,。美國下一步怎么出手?北京是否由靜而動出面施壓表態(tài),?臺灣民意又如何面對內(nèi)外形勢演變,?上述三個力量交融才會使陳水扁態(tài)度轉(zhuǎn)變。
聚焦臺灣“公投”
編輯:
吳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