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英杰
5月19日14時20分左右,,我和一位同事走出單位,站到馬路邊一處臺階上,。路上依舊車來人往,時間一秒秒地接近14時28分,。
正在擔(dān)心到時間仍然車水馬龍,,耳邊已經(jīng)響起了汽笛聲。一看,,路口的紅綠燈全部顯示為紅燈,,所有車輛都停了下來,大多行人也留住腳步,。紅燈下,,一位交警手托警帽,低頭肅立,。于是我也垂握著手,,不再用眼睛記錄這個場面,進入哀思狀態(tài),。
這3分鐘,,普天同為汶川哀。這一天,,是所有國人為地震死難者送行的日子,。在轟鳴聲中,周圍越發(fā)顯得肅穆,、悲傷,。腦海里快速閃過一幕幕模糊的畫面,那都是幾天來所見到的災(zāi)難影像,。那時,,淚水又一次模糊了雙眼,。
在整個過程中,也有寥寥幾人顧自穿行馬路,。他們并非不知道這是什么日子,,也許只是還不習(xí)慣以這樣的方式哀悼。畢竟,,這是他們第一次這樣為同胞哀悼,。后來看到其他地方的視頻,多少也有這樣的情況,。
回到單位,,整層樓非常寂靜。同事們也剛剛舉行了默哀儀式,,所以大家都不愿意開口說話,。而我坐下來后,便開始想著晚上的活動,。得知全國哀悼日的消息,,幾位朋友相約這天晚上到一個廣場點燭默哀。與全國默哀儀式相較,,雖然這只是小范圍的自發(fā)活動,,還是有點擔(dān)心具體問題。所以開車去看了一下現(xiàn)場,,感覺才稍微安心一些,。而回到單位,朋友們已經(jīng)陸續(xù)趕往集合點,。
傍晚6點多,,一行十來人到了廣場。但這時才發(fā)現(xiàn),,蠟燭不夠,,鮮花也還沒買,只好匆忙到附近采購,。好不容易湊辦齊全,,已經(jīng)7點多了。于是,,大家開始擺放蠟燭和鮮花,。邊上陸續(xù)有人圍攏了過來,大多是些平時在這里閑逛的市民,,便有些擔(dān)心,,活動會不會過于“喧嘩”。事前雖也想過,可也沒什么辦法,,除非是在室內(nèi)進行,。
還好,朋友們心境相通,,因此都比較克制,。大家只是低著頭默默點蠟燭,并不多言語,。有的市民開始主動加進來幫忙點蠟燭,,其中還包括一名坐在輪椅上的兄弟。還有一名婦女,,看見這情形后臨時去買來一支蠟燭,,也放了進來。這時候,,周圍男女老少加起來,,也就上百人,而且圍觀者居多,。
默哀儀式開始后,,大家都很安靜。但說實話,,我的心里不無忐忑,,無法靜下心來。整個過程也就半小時左右,,隨后大家站在那里聊了一會兒,也便陸續(xù)散去了?,F(xiàn)場沒人主持,,也沒有拉條幅,喊口號,。不過還是有讓人感觸的地方,,比如有位母親一邊拉著小孩的手一邊告訴他,為何大人們晚上要點蠟燭,。另一番情形是,,有人納悶地問:今天是什么日子,為啥點蠟燭,?
回家后上網(wǎng),,才知道市區(qū)幾個廣場也有默哀活動,卻都不如其他一些城市規(guī)模龐大,??磥恚约哼€是不太善于公開表達,即便這是作為一種哀思而言,。我的那些朋友,,大抵也是如此。不過,,現(xiàn)在大家或許多少懂得,,全國哀悼日不能僅是“一個人的哀思”,還要敢于自發(fā)地將個體情感付諸公共化,。
作者:
魏英杰
編輯:
陶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