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舒適的住所成了很多人的夢想,,而關于居住之類的話題,,又總是能夠引起共鳴。比如電視劇《蝸居》之所以火得一塌糊涂,,便是因為說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話,,演出了很多人的內(nèi)心渴求。這種剛性需求下,,讓公民買得起房和“有房可住”,,已經(jīng)不僅僅是對公民居住權利的滿足,更是對政府在調(diào)控房價上所肩負的責任意識的呼喚,。
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首次提出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行政首長問責制,,實行省級政府負總責,、城市政府抓落實的工作責任制,“對穩(wěn)定房價,、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工作不力,,影響社會發(fā)展和穩(wěn)定的,要追究責任,?!保?月18日《新京報》)
以行政首長問責制作為遏制房價快速上漲的利器,足見國務院在調(diào)控房價方面的決心和信心,。雖然這種問責能否喚醒政府部門在平抑房價中的責任意識,,尚需要一個觀察期,但是,,在現(xiàn)有的行政體制下,,這的確是最為對癥的辦法,難怪一些業(yè)內(nèi)專家評價這次調(diào)控手段是多年來最為嚴厲的一次,。
幾年前,,南方某城市的市長在當?shù)卣f(xié)會議小組討論中,有些無奈地表示:“我也管不了房價,,但我會盡量把它調(diào)低?!边@位市長的無奈,,很具有代表性。表面上,,他好像是在表達政府無法干預房地產(chǎn)市場的有心無力,,但實際上,卻間接地滲透出政府在平抑房價上的責任推卸或者逃避。
房地產(chǎn)固然有著市場的一面,,但在調(diào)控房價方面,,政府應該承擔的角色很多。比如,,通過擴大保障性住房的供應,,解決中低收入者的住房問題;遏制地方政府對于“土地財政”之類的追求,;規(guī)范拆遷管理,,避免一些短命建筑的出現(xiàn)和地價飆升等等。這些都是政府應該在調(diào)控房價中履行的責任,,而這些責任如果能夠落到實處,,又是能夠調(diào)控房價的。也就是說,,市長本可以不無奈,,他如果無奈了,其實是失職成本過低的一種反映,。好在,,我們看到了一些地方對于調(diào)控房價的責任意識。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就表示,住房是當前百姓最關注的問題,,解決住房保障是一個重大民生工程,。而幫窮人造房正是政府的責任,要讓老百姓都有房子住,。(4月18日 新華)政府的這種為民執(zhí)政的意識,,更像是一個積極調(diào)控的信號。
這不僅令人想起了幾年前,,法國政府通過的“可抗辯居住權”法案,。該法案規(guī)定,從2008年12月1日起,,在住房申請沒有收到滿意答復的情況下,,5類住房困難戶(無房戶、將被逐出現(xiàn)住房且無法重新安頓者,、僅擁有臨時住房者,、居住在惡劣或危險環(huán)境中的人以及與未成年子女同住且住房面積不達標的人)可向主管部門要求解決住房問題,如問題得不到解決,,可向行政法院提起訴訟,。可以想象,如果事情都鬧到法院了,,誰還敢不去履行責任,?而一旦政府部門能夠正常履職了,平抑房價就絕非天方夜譚,。
因此說,,“房價問責制”以及“幫窮人造房是政府的責任”的精華在于,對政府在平抑房價中的角色進行了一個準確的定位,。這種鎖定,,很直觀地將房價與政府的能力及考核指標進行掛鉤。官員有了危機感,,會推動政府的責任意識逐漸回歸,,而這種責任意識的回歸,又是打造服務型政府的一個前提,,其價值是聯(lián)動的,,而意義是深遠的。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傅萬夫
編輯:
張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