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發(fā)言
近來南京市場上的蔬菜價格普遍上漲。江蘇省農委市場與經濟信息處3月份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白菜價格為1.46元,同比漲61.9%,;西紅柿3.05元,,同比漲20.6%;黃瓜3.38元,,同比漲23.5%;土豆2.34元,,同比漲17%,。(5月5日《新華日報》)
南京菜貴,只是其他地方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經歷著新一輪的菜價上漲。尤其最近,,菜價持續(xù)上漲,,絲毫看不到漲勢放緩的跡象,已經成為各地民眾心頭揮頭不之的陰影,。據(jù)《農民日報》5月4日報道,,3元以下的蔬菜在有些城市已經失蹤。對此,,各地權威部門的解釋幾無二致,,一言以蔽之曰“天災”。
然而,,這個說法卻很難令人接受,。有人拿出國家統(tǒng)計局這幾年的數(shù)據(jù):2008年4月份的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13.6%,2009年4月份的鮮菜價格同比上漲了10.9%,,2010年4月份的鮮菜價格還未出臺,,但從菜價上漲的勢頭看,同比上漲10%以上只多不少,。數(shù)據(jù)最有說服力,,我們的菜價,不論有無天災,,都在一路飆升,。如果非說有什么區(qū)別,,也許只是遭災之后,漲勢更猛,。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菜價上漲有利于刺激菜農信心,激勵菜農種出更多更好的蔬菜,。消費者希望菜農增收,,但問題是事實上菜農并未從菜價上漲中得到什么好處。即便是分到些殘羹冷炙,,也遠抵不了農藥,、地膜、化肥等農資產品和水,、電,、油等基礎生活物資的不斷漲價。在與流通環(huán)節(jié)的博弈中,,弱勢的菜農少有話語權,。尤須警惕的是,以南京為例,,不少流通大戶利用冷庫囤積耐貯存蔬菜,,有貨不賣,人為導致緊缺,,加劇了價格上漲的勢頭,。
應當說,從長期來看,,由農產品價值回歸導致的菜價上漲是正常趨勢,。但上漲絕不該是猛漲、亂漲或狂漲,,也不該是移花接木,,把非市場因素也當成市場因素牟利。物價問題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xiàn)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因此,,還蔬菜一個“裸價”,,排查并消除菜價中的非市場因素,可謂當務之急,。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霍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