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茜:這場大地震,,也就是如果我們把大自然看成一個要求人類學習的一個主要對象的話。大自然希望我們向它學習什么,?在這次的大災難我們所看到的一個非常特殊的現象,,就是兩千多年前李冰父子所完成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它的損傷非常少,,只有魚嘴出現了裂痕,,這個兩千多年前的的水利工程和其他我們所看到的幾個水壩、水庫的損傷可以說完全不成比例,,很多水利工程家就提出這個觀點,,有一段時間人類相信自己的工程,可以對抗大自然,,相信人定勝天,。
李冰承大禹疏導法筑都江堰大興天賦
陳文茜:但是這種大水壩的工程在這次四川大地震里頭證明,李氏父子那個時候等于是用現在流行的話,叫做自然生態(tài)公法,,他們尊崇與大自然,,用大自然的整個流彎來創(chuàng)造水利工程,這樣一個智慧兩千多年前就擁有的智慧,,遠勝于今天,,人類對工程的迷信。
千河之省岷江為患三星堆文化遭沉埋
解說: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稱號,,原古時期水患頻仍。相傳大禹是從這里展開疏浚九州的治理工程,。在舟覆舟都是四川的岷江,,雖然水量充沛,哺育出古蜀文明,,欲又常常將一切摧毀,,考古證實史前五千年間,四川盆地曾經幾度淪為澤國,,三星堆,,金沙文化,都是因為遭逢猝不及防的洪水,,沉埋地下三四千年,,公元前三世紀中葉,秦國太守李冰,,傳承大禹疏導方法修建都江堰,,魯莽洶涌的岷江從此去害興利順軌安流。
都江堰位岷江出山口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陳鋒:都江堰建立在岷江由高山峽谷進入川西平原的出山口,,這里處于川西平原的西部頂端,,水頭高承,可覆蓋整個川西平原和川中丘陵,,從這里控制住洪水,,也就最大范圍保護了下游地區(qū)的安全。
魚嘴分水提設計精妙準備控制進水量
解說:都江堰三大主題水利工程,,包括魚嘴,、飛沙堰、寶瓶口,,在江心筑起的魚嘴將岷江一分為二,,外江用于泄洪排沙,內江負責灌溉引水,,飛沙堰負責排泄,,進入內江的過量洪水和砂石,人工鑿開山地的寶瓶口是引水通道,川西平原和丘陵的生產灌溉引水,,都由這里輸出,。
三大工程刻意選擇在岷江這一段的彎道上,相互制約彼此依存,,成為防洪減災,,灌溉航運的樞紐,都江堰的巧妙處從魚嘴的設計就能推知一二,,它可以自動調節(jié)進水量,,四六分水。
陳鋒:秋冬季節(jié)閩江水量小,,形不成環(huán)流引力,,江水主流流向內江,內江引水六成送往灌渠,,春夏季節(jié)岷江江水暴漲,,當急流經過岷江彎道的時候,彎道的環(huán)流引力把主流引向外江,,這使外江進水六成,,內江進水四成。
解說:內江引入的四成水流有時大于灌溉需要,,寶瓶口就可以控制進水量,,過量的水則會從飛沙堰曳入外江排走,整體設計和當代水利工程的節(jié)制閘泄洪道一模一樣,。
兩千年前生態(tài)公法建都江堰巧奪天工
解說:2200年前,,祖先就知道乘勢利導,因時制宜,,標準的生態(tài)工法,,巧奪天工令人贊嘆,都江堰完成之后,,民無饑饉,,食無荒年。
都江堰造就蜀地大興成就中國歷史
解說:造就蜀地天府之國的經濟文化大盛,。
秦一統(tǒng),,滅項羽,抗日勝利全憑都江堰
解說:秦國憑借蜀地的富庶和都江堰渠系的水運之利,,一起滅秦,,統(tǒng)一全國,結束春秋戰(zhàn)國五百余年的爭亂,,漢高祖劉邦所以能擊敗項羽也是因為以成都平原作為糧食基地,。
國民政府八年抗戰(zhàn),,同樣多虧四川,作為抵抗狂轟爛炸的大后方,,才獲致艱苦的慘勝,。
日本鬼子當年數度打算擊沉都江堰,但是始終尋覓不著這個無壩引水的奇跡工程,,只好無功而返,。
清明節(jié)祭祀李冰成都年度放水節(jié)
解說:為了紀念李冰,每年清明時舉辦放水節(jié),,慶祝都江堰水利工程歲修竣工和春水入田,。在魚嘴分水處舉行砍斷竹鎖,外江水流入內江的開水儀式,。
川震撼倒二王廟都江堰屹立不搖
解說:同時拜謁二王廟,,祈愿一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遺憾的是四川大地震,嚴重破壞了二王廟,。
二王廟工作人員:大梁是移位了,,有些傾斜,其他的全部倒塌,,前門整個不能進入了,。
解說:都江堰本體的魚嘴,隨著出現兩道裂縫,,但還不至于影響安全,,再度證明這個列入聯(lián)合國世界文化遺憾的優(yōu)越之處。
都江堰上游九座水壩成都平原安危(系)
解說:比較令人擔心的,,反倒是今人在都江堰上游修筑的九座大壩,,一旦潰決成都平原將面臨不可想象的嚴重后果。
陳文茜:這幾天我們看到,,鳳凰電視臺,,對于四川大地震,據悉民議的報道,,在臺灣也派出了非常多的記者,,都進入了重災區(qū),他們都到了重災區(qū),,和解放軍和救援隊一起過日子,,甚至自己也變成救援的一分子。我們來看臺灣的有一家中天電視臺的記者,,沈正彥和他的中天電視臺的同事們,,進入了重災區(qū)里頭所看到的官兵們,,還有一般民眾的痛苦,另外更見證了當時李白這首詩,,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作者:
《解碼陳文茜》
編輯:
彭遠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