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5日電 香港《大公報》日前刊文《政策持續(xù)可抑樓價?》說,,無論是通過金融,、稅收還是土地手段調控房地產,著力點都是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投機需求。官方出臺的“國十條”正是在這兩個著力點上發(fā)力。只要決策者決心堅定,政策持之有時,,穩(wěn)定樓市與壓抑樓價狂漲的目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文章摘編如下:
四月十七日,,國務院發(fā)布了《關于堅決遏制部分城市房價過快上漲的通知》,被市場稱作“國十條”,。自二○○五年以來,,國務院先后頒布過“國八條”、“國六條”和“國十一條”等房地產調控措施,。
這次出臺的“國十條”,,從調控思路和力度上看,不同以往,,無論是通過金融,、稅收還是土地手段調控房地產,著力點都是增加有效供給和抑制投機需求,。此次出臺的“國十條”正是在這兩個著力點上發(fā)力,。只要決策者決心堅定,政策持之有時,,穩(wěn)定樓市與壓抑樓價狂漲的目標,,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房價事關民生
這次調控是國務院最有效與有力的一劑猛藥,,好似對狂漲房價的一次戰(zhàn)略高度的精準打擊,。一方面,將房價問題定性為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民生問題,并首次引入問責機制,,堵死了地方政府在遏制高房價,、保障民生上的僥幸心理。另一方面,,對抑制投機性購房更細則化,、更具針對性,足以暫時嚇退大部分炒房客,。
中國房地產是否存在泡沫,?海內外學者一直爭論不休,眼下仍難下定論,。不過,,中國一線城市存在泡沫,看來已在中國官方機構,、業(yè)界中形成普遍共識,。如國土資源部分析二○○九年主要城市地價狀況的最新報告指出,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杭州和青島等六大重點監(jiān)控城市的住宅市場已出現(xiàn)嚴重泡沫;而中國房地產百強紛紛宣布今年正式由一線城市移師二三線城市,,改變主戰(zhàn)場,。
當下地方熱衷投資房地產的動力,除了部分官員追求GDP建政績工程的心態(tài)作祟,,也含有對加速城鎮(zhèn)化進程的合理響應,。可惜,,這種響應往往忽略了“城市精神”的原有要義,,異化為城市硬件設施“大躍進”─盲目占地、拆屋建高樓豪宅,。而一個個苦心提振民生的區(qū)域經濟振興規(guī)劃,,在推出后反成為當?shù)胤績r飛漲的推手。
最近,,國土資源部發(fā)布的二○一○年住房用地供應計劃,,可以說,土地供應總量和結構的調整都有助于增加有效供給,。其次,,“國十條”提出通過完善土地出讓金支付、嚴格限制信貸、上市和再融資等措施來打擊房地產商的囤地捂盤行為,。而之前的“國八條”和“國六條”都只是提醒商業(yè)銀行要采取審慎的原則對待囤地捂盤企業(yè)的貸款要求,,并非像這次“國十條”的調控力度這么大。
從抑制投機需求方面來看,,“國十條”除了把第二套房的首付比例從四成提高至五成,,還要求大幅提高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首付比例和貸款利率水平,而且對于房價過高的部分城市還要限制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貸款,,對不能提供一年以上當?shù)丶{稅證明或社會保險繳納證明的非本地居民暫停發(fā)放住房貸款,,并限制購房套數(shù)。這些調控措施都是空前的,。
有調查顯示,,購房者投資或投機比例已從以往的百分之十上升到三成甚至五成,不少城市的房價正是在這些“炒家”的推波助瀾中逐步走高,。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這樣的大城市,到東中部各省區(qū)的一些地縣級小城市,,均不同程度出現(xiàn)“恐慌性購房潮”,。中國房價的新推手似乎已從過去的開發(fā)商和地方政府那里,轉到“炒房客”身上,。
抑制投機需求
通常說來,,調控房市官方大致有三大“板斧”:一是調控土地供應量,主要是抑制開發(fā)商和地方政府的過度行為,;二是調整信貸政策,,可分別影響到房地產商和購房的消費者;三是啟動稅收杠桿,。
官方這次依然祭出“信貸之劍”,,最終的效果會否如愿,雖然還有待觀察,,但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收效不是太大。這對當局正推行的新政無疑是一種提示:打擊樓市投機必須趕走游資,。
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面臨的主要矛盾是通脹壓力及與此相關的資產價格上漲風險,。目前中國通脹壓力主要來自通脹預期,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鍵是抑制對房價上漲的恐慌性預期及由此引發(fā)的預防性超購和恐慌性搶購等超前性“消費”,。
房價是資產價格上漲的“領頭羊”和資產泡沫形成的“加速器”,,因此,控制房價是抑制資產泡沫的核心和管理好通脹預期的關鍵。應該將穩(wěn)定房價作為當前宏觀調控的中間目標和政策著力點,,對房地產市場而不是房地產開發(fā)企業(yè)進行必要調控,。要從需求、供給和管制及改革方面多管齊下穩(wěn)定房價,,并以此保障經濟復蘇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也有助于遏制房價上漲。目前,,中國的貿易順差有縮減的趨勢,,而且種種跡象表明,人民幣匯率政策將保持穩(wěn)定,,這也將減少熱錢大量流入,,從而減少被動的基礎貨幣投放,再加上嚴格的信貸控制,,貨幣供應量不會出現(xiàn)無節(jié)制的增長,。
拿出長效藥方
當然,房地產仍然是而且將長期是一個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yè),。一方面中國人多地少,,土地屬于稀缺資源,而城市化進程在加速推進,,越來越迫切地需要既滿足群眾居住需求又科學合理地利用土地,。另一方面房地產業(yè)上下游產業(yè)鏈條拉得很長,上至建材,、金融行業(yè),下至裝飾,、家具及服務行業(yè),,處于牽一發(fā)而動全身的位置。因此,,“國十條”也充分考慮到壓抑樓價與穩(wěn)定樓市的關系,,平穩(wěn)市場與信貸政策的關系,短期效用與中長期發(fā)展的關系,。
新政策的核心是三條:一是地方政府對房價負總責,。二是實行嚴格的差別化信貸政策,二套房首付提高至五成,。這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首付,,除了降低投機者的杠桿外,還抑制模棱兩可的購房者的購買沖動,。三是保留了一個撒手锏:新型的房產稅或者物業(yè)稅,。不管將來的征收具體細節(jié)如何,這個稅將大大降低購買環(huán)節(jié)的成本,致房價明顯回落,。
從中國經濟結構要進一步轉型,,社會需要保持長期和諧穩(wěn)定,房地產業(yè)需要可持續(xù)發(fā)展等各個角度考慮,,都要求借此次出臺“國十條”“刮骨療傷”之機,,重新審視和研究針對中國房地產業(yè)的長期政策、穩(wěn)定政策,,拿出一個不為開發(fā)商聒噪和地方政府眼前利益所動的長效藥方,,促使房地產業(yè)重回健康有序發(fā)展的軌道。(魯力)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魯力
編輯:
霍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