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29日電 臺灣《聯(lián)合晚報》29日刊出社論《走出“理盲濫情”的漩渦》說,面對高速路山崩這種不幸的災變,,臺灣社會希望能漸漸走出“理盲又濫情”漩渦,,用科學理性的信息來補強安全,也要避免民粹激情混淆是非判斷,。痛定思痛,,當務之急是要對這類意外的來龍去脈做出專業(yè)的探討報告,徹底查明事發(fā)主因,,從中學習教訓,,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fā)生。
文章摘編如下:
臺北至基隆高速公路汐止段(北二高)走山(山體崩塌)事件的現(xiàn)場仍在忙碌,,罹難者家屬哀痛的景況令人心酸,,參與搶救的人員則值得社會致敬。現(xiàn)場工作人員數(shù)日來不眠不休,,雖然遺憾還是沒能救回人命,,但他們的專注精神大家看在眼里。有民眾前往送紅包,、送食物打氣,,悲傷的家屬也不忘向救難人員致謝,溫情的一幕令人動容,。
這次的意外事出突然,,沒有天候因素的影響,不易預知防備,,事故原因至今仍在勘查,。事發(fā)后的救難動員,可說迅速有效,,軍方支持力量也立即到場待命,;發(fā)現(xiàn)被埋車輛蹤跡后,就轉(zhuǎn)以手工挖掘,,挽救人命的希望和努力一直撐到最后,。雖然“交通部長”的失言引起風波,但縱然怪罪說話技巧不佳,,不夠體貼家屬心情,,總不能誣指政府故意放棄救人或明顯延誤失職。對照“八八水災”,,這次政府的救災動作可稱盡力,,如果有人還要挑撥是非,批評起來無限上綱,或輕易便主張官員下臺,,恐怕未必反映出真實的民意,。
面對這種不幸的災變,臺灣社會希望能漸漸走出“理盲又濫情”的漩渦,,用科學理性的信息來補強安全,,也要避免民粹激情混淆了是非判斷。最近關于山崩原因出現(xiàn)各種臆測,,甚至怪力亂神的附會說法亦四散流傳,。這些都于澄清事實無益。痛定思痛,,當務之急是要對這類意外的來龍去脈做出專業(yè)的探討報告,,徹底查明事發(fā)主因,從中學習教訓,,避免類似悲劇再度發(fā)生,。
至于“國賠”的議題,在馬英九指示“交通部”主動協(xié)助之后,,也引發(fā)各種仁智討論,。如果事故查明確有公務員的疏失,甚至政府有“應作為而不作為”的責任,,則當然不可卸責,。但事實上,即便在法界,,對于“國賠”的范圍及適用性都有不同見解,,借由這次事件也可更厘清政府對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ǎn)應負的責任。
這次意外誠屬不幸,,令很多山坡地住戶,、平凡的道路駕駛人都感心驚。亡羊補牢,,政府部門要繼續(xù)上緊發(fā)條,,民眾也避免理盲又濫情的集體反應,慘痛教訓才能換來社會免于未來同樣受害的機會,。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霍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