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致中日前對外表示,將以無黨籍身分,,投入年底大高雄市的前鎮(zhèn),、小港區(qū)議員選舉。陳致中在決定參選前曾透露,,“形勢所逼”讓他必須走自己的路,。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今日發(fā)表透視集指出,陳致中提出“形勢所逼”的說法,,無非是要塑造扁家被政治迫害的形象,,希望能借此吸引同情票。
全文摘要如下:
已傳聞甚久的陳水扁兒子陳致中投入選舉之事,,終于塵埃落定了,。因為陳致中日前對外表示,將以無黨籍身分,,投入年底大高雄市的前鎮(zhèn),、小港區(qū)議員選舉。陳致中在決定參選前曾透露,,“形勢所逼”讓他必須走自己的路,。講得頗為悲壯,,不過他究竟是被何種形勢所逼呢?
陳致中感嘆,,自從他父親有事后,,過去曾受到他父親照顧的人,隨著時間的流逝,,不但未展開曾口頭承諾的救援行動,,反而與扁家的關系越來越疏遠。在無法得到相關人士聲援其父親官司的情況下,,下海自行累積政治實力,,以便在其父親的官司上能夠出點力,成為他不得不的選擇,,這應是其所謂“形勢所逼”的由來,。
不過“形勢所逼”的說法,至少有兩處值得商榷,。其一,,此種說法代表陳水扁沒有任何的犯罪事實,他之所以被起訴,、一審被判有罪,、續(xù)留在看守所,是因為政治干預“司法”的結(jié)果,。所謂的“形勢”其實是陳氏父子自行制造出來的,。
其二,此種說法意味著只要選上高雄市議員后,,就可以民意代表的身分來聲援陳水扁的官司,。如果屆時陳致中真的可以民意代表的身分來關切司法個案,就表示過去司改會念茲在茲推動的司法改革完全失敗,,否則怎么可以容許政治力如此介入司法審判的過程呢,?
實際上,陳致中提出“形勢所逼”的說法,,無非是要塑造扁家被政治迫害的形象,,希望能借此吸引同情票。當觀眾已習慣看“海角七號”,、“艋舺”之類的片子,陳致中卻要重新制播“悲情城市”,,到底會有多少票房,,答案很快就會揭曉了。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霍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