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友評論 ()2013.11.04 第65期 總第65期 作者:秦川
據(jù)央視報道,,10月28日中午,恐怖分子烏斯曼,、艾山等3人駕乘一輛吉普車闖入長安街的便道,,故意沖撞游人和群眾,造成2名游客死亡,、40人受傷,。案件發(fā)生后,國內(nèi)外媒體紛紛對恐怖分子的犯罪行徑表示譴責,。然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卻在報道中別有用心地稱恐怖分子為“值得同情的對象”,,遭到了中國網(wǎng)友的群起反擊。
CNN不是美國的中央電視臺,,但在美國屬于不折不扣的主流媒體,,發(fā)表如此觀點,委實駭人,??植乐髁x乃全人類的敵人,在“當前國際恐怖活動處于活躍上升期,,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許多國家都受到恐怖主義威脅”的語境中,,CNN拋出恐怖分子是“值得同情的對象”的言論是不明智甚至極為愚蠢的。別天真地認為恐怖主義只是中國的敵人,只會在中國制造血案,,對恐怖主義的任何容忍乃至同情,,或?qū)崞鹗^砸自己的腳。
對CNN的這一觀點,,有網(wǎng)友反駁道,,如果一個汽車在你們的世貿(mào)大廈沖撞之后爆炸,你們肯定說,,這起恐怖襲擊是要打擊民主和自由,。誠然,從9.11到波士頓事件,,美國對恐怖分子的殘酷與兇蠻并不陌生,,無論從情理還是從法律上說,美國與恐怖分子都有不共戴天之仇,,何至于恐怖分子制造了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事件,,就區(qū)別對待?難道恐怖分子襲擊的是中國,,就可以幸災(zāi)樂禍,?難道制造恐怖襲擊的恐怖分子由“東伊運”指使,就可以分外同情和姑息,?
人類有共同的價值底線,,每個國家的制度與價值觀也許有差異,但面對恐怖分子時卻應(yīng)同仇敵愾,。原因很簡單,,這種針對無辜的平民和游客的暴力恐怖襲擊是反人類、反社會,、反文明的行徑,,任何有良知的人、有責任的政府,、有是非觀的國家,,都會齊聲譴責。譴責恐怖分子,,對恐怖分子零容忍,,才能還世界安寧,任何對恐怖分子的曖昧乃至憐惜,,不僅羞辱了受害者,、受害國的情感,也可能埋下“定時炸彈”,。
美國曾經(jīng)飽受恐怖分子的襲擊,,對待恐怖分子本應(yīng)更警惕,,但在中國遭遇恐怖襲擊時卻態(tài)度曖昧,這是冒險的,、不自重的,。當然,這種態(tài)度并不奇怪,。近年來只要看美國一些人對待熱比婭,、達賴的態(tài)度,就會知道這是美國某些人的一貫做法,。說白了,,這是雙重標準的最新演繹,往淺里說,,這是幸災(zāi)樂禍;往重了說,,這是唯恐中國強大,,希望禍水東流,甚至不惜突破人類的良知底線,。
有人為CNN辯解,,認為發(fā)布該觀點的并非CNN的工作人員,而是喬治·華盛頓大學研究“中國政府主導的發(fā)展對中亞和新疆的影響”的副教授,,而且文末也注明了此文僅代表他的個人觀點,。問題是,該文被CNN首頁推薦,,難道還看不出CNN打的什么算盤,?此外,CNN在美國受眾頗多,,這種謬論難免會影響到美國人對天安門金水橋恐怖襲擊事件的看法,,從而認為制造事件的恐怖分子確有值得同情之處。
還有人說,,發(fā)表該觀點純屬學術(shù)討論,,中國人要是不滿,完全可以反駁,。這種說法同樣無厘頭,。事關(guān)根本性的原則問題,卻以學術(shù)討論的名義辯解,,與其說無知,,不如說冷血,甚至有混淆是非的嫌疑,。在德國,,如果有人發(fā)表納粹值得同情的觀點,會有人和他耐心討論嗎?
即便制造恐怖襲擊的人真是弱者,,也不能同情,,弱者難道就具有天然的正義,就可以獲得豁免權(quán),,就能享受道德加分,?那些被恐怖分子襲擊的人才是弱者,他們正在行走,,突然成為被攻擊的靶子,,死于非命,難道不更應(yīng)該同情,?如果認為制造恐怖事件的人是弱者,,就同情就容忍,在一個人人縱容出的“兵荒馬亂”時代里,,誰又能幸存,?
不僅如此,作為媒體必須守底線,、有倫理,,中外皆然。此前“殺死中國人”的言論被播出,,引發(fā)華人抗議,,ABC脫口秀節(jié)目的主持人吉米·基梅爾已為不當言論道歉。不知有先例在前,,CNN會否道歉,?不道歉,和解就只是奢望,。當然,,與道歉相比更重要的是,如何祛除那些為“恐怖分子”粉飾乃至張目的毒化思維,。
秦川
鳳凰評論特約評論員,,資深媒體人。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wǎng)友意見,,鳳凰網(wǎng)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