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3月9日電 臺灣《中國時報》9日刊出南方朔的文章《伊麗莎白一世 逆境中領(lǐng)導的典范》,。文章說,3月24日將是英國伊麗莎白一世逝世407年,。她統(tǒng)治英國,,文治方面開創(chuàng)文藝復興,莎士比亞等文豪前后相望,;武功方面則是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奠定后來英國海上強權(quán)基礎(chǔ),。她四十多年統(tǒng)治,由危而后安,,安而后強,,這究竟是怎么辦到的?如果要找理由,,有三點至關(guān)重要,。
文章摘編如下:
后人寫歷史時,,由于成敗已定,,寫起來自然輕松容易,因而疏忽了當事者在成敗未定時所付出的努力和所犯的愚蠢,。這也提醒了我們,,看歷史必須盡量還原到當時。
再過幾天,,三月二十四日,,就是伊麗莎白一世逝世407年祭。她統(tǒng)治英國44年127天,,文治方面開創(chuàng)了英國文藝復興,,莎士比亞等文豪前后相望;武功方面則是大敗西班牙無敵艦隊,,奠定了后來英國海上強權(quán)的基礎(chǔ),。
但當時歷史還在走的時刻,情況并非如此,。伊麗莎白一世有個“花心老爸”亨利八世,。他娶過六妻,伊麗莎白一世之母是第二任妻子,,她兩歲半生日就被砍頭,,婚姻也被判無效,她成了皇家的非法子女,,有兩次被卷入宮廷斗爭,,還關(guān)過倫敦塔監(jiān)獄,能活命已屬僥幸,。
后來的王位繼承,,她的同父異母姐姐和弟弟都已輪過而早死,才由她繼任,,這時她已二十六歲,。她登基時,英國教派對立嚴重,,內(nèi)亂頻仍,,而對外也與外圍的法國,、西班牙、英格蘭與愛爾蘭紛爭不已,。
她四十多年統(tǒng)治,,由危而后安,安而后強,,這究竟是怎么辦到的,?如果要找理由,下列三點至關(guān)重要:
一,、她兩歲半起就失母,,形同被管束生活,但她畢竟在皇家能受到好教育,。英國當時“老牛津”正被“新劍橋”所取代,,劍橋古典學大師契克(John Cheke)、艾斯強(Roger Ascham)都是她的恩師,。
她從小就用心向?qū)W,,將痛苦孤獨升華,她通希臘文,、拉丁文,、法義西德各國語文,十歲即能翻譯意大利詩和法國詩,,她后來就用拉丁文至大學演講,,古典人文訓練,使她胸中丘壑日寬,,也替她做好了準備,。
二、由于在教育中成長,,她的前任瑪麗一世女王剛逝世,,她幾天后就找了威廉·塞希爾(William Cecil)這個出身劍橋的學問家及官吏為她的樞密顧問。塞希爾也是她恩師契克的妹婿,。她找塞希爾時明言:“你不可腐化,,必須忠誠報國,你不必理會我的個人意志,,有任何意見都要告訴我,。”后來果然證明她識人用人乃是重要的第一步,。
威廉·塞希爾及他的次子羅伯·塞希爾兩代輔弼,,乃是英國史的重要賢臣,他們有學問,,能遠慮,,又會管財政,,不但民生改善,政府也財力增強,,足以應付各種挑戰(zhàn),。這個塞希爾家族本身也昌盛400多年,還在1937年出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伊麗莎白一世尊稱塞希爾為“氣魄爵士”(Sir Spirit),,由流傳下來的《伊麗莎白一世書信集》,我們可以看到她知人善任,,君臣之間的良好互動,。塞希爾輔弼四十年,到老請辭,,伊麗莎白一世的親口回答是:“當你不在身邊,,這種日子我也不想活得太久?!?
三、伊麗莎白一世如果只是知人善任,,仍成就不了“圣君”之名,。更重要的乃是她由自己早年的坎坷,知道要掌握自己的命運,,必須將自己和人民以及士兵們綁在一起,。
她治理國政非常用功,而且善于兼聽,。塞希爾就如此說過:“她是我見過的最聰明女人,,樞密院各大臣每次向她提意見,她沒有不知道的,?!庇伤臅偶梢钥闯鏊龅揭呻y時征詢臣下意見之殷切,以及判斷決定之明快,。而最嚴重的乃是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197艘船艦進入英倫海峽,,要和在尼德蘭的西班牙陸軍合擊入侵,那種旌旗蔽空的壯大軍容,,英國的確危在旦夕,,她親自披上鎧甲走上最前線,向?qū)⑹空f出了“我雖是柔弱的女兒身,,但卻有一顆國王心,。”這種英國史上流傳至今的壯語,。是役也,,無敵艦隊覆滅,,只有三十四艘船艦幸存,英國海權(quán)強國地位確定,。
伊麗莎白一世的成績今日言之容易,,但還原成當時則可看出艱難無比。而她古典修養(yǎng)精湛,,知人善任,,自己則用功并和人民士兵永遠站在一起,這些都具體反映在她那些有文學,、有高度,、有方向感的絕世演說里。在她逝世407年祭前夕,,撫讀她的傳記和詩文書信集,,心中的感慨更深了。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南方朔
編輯:
郭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