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走向世界,近年來一直保持著較強的勢頭,除了在歐洲比較叫座的中國雜技和中國武術,中國民樂,、中國藝術家的音樂會,也雨后春筍般在歐洲涌現(xiàn),。
維也納是歐洲的文化之都。我到維也納一年多,從維也納大學小禮堂,、維也納科學院禮堂,、維也納市多功能體育館,到維也納金色大廳、維也納國家歌劇院等不同場地,都接待過中國文化團體的演出,。其中僅在“金色大廳”的演出就有十來場,。應該說,這些演出擴大了中國文化在當?shù)氐挠绊?加強了當?shù)厝A人與祖國的情感紐帶,為推動中國的民間外交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過,從提高“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效果看,目前尚有不少待改進之處,。今年1月底至2月初,6天內(nèi)就有4個從國內(nèi)來的藝術團到金色大廳演出,。來的人多了,藝術水準自然良莠不齊,這對真正高水平的團會形成某種沖擊,對“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會產(chǎn)生某種消極影響。解決這個問題至少可以從兩方面入手:一是國內(nèi)主管部門要加強統(tǒng)籌策劃,防止一窩蜂;二是輿論宣傳不要“神化”金色大廳,。
金色大廳的音響效果是一流的,但在金色大廳演出的人并不都是一流的,。來演出的團體應該尋找適合自己節(jié)目的演出場地,不要“非金色大廳不演”。金色大廳的舞臺是臺階式的,適合樂團演奏,但不適合跳舞,。有些國內(nèi)來的團體硬要表演舞蹈,這不僅影響舞蹈水平,稍不注意,舞者還會摔倒,。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首先要了解世界文化的管理和運行規(guī)則。以金色大廳為例,其一年有500多場演出,最多時一天演出4場,其中約2/3納入金色大廳演出季,其余面向社會,。如企業(yè),、工會可以去包場;外國的樂團、音樂人也可去租借場地,。從中國來的演出,凡未納入金色大廳演出季的,并不是中國音樂不行,而有些是管理體制上的問題,。按常規(guī),金色大廳演出季的曲目提前18個月就要排定,提前一年開始做宣傳。但國內(nèi)來的演出團體,從批準到出來最多只有數(shù)月,不可能插入演出季,。
此外,“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應培育在國外能叫得響的曲目,。這些曲目不能舍棄民族特色,但也要兼顧國際因素,要讓外國人聽得懂、愿接受,。應該說歐洲觀眾對中國音樂的了解不多,當?shù)厝硕炷茉數(shù)闹袊恐挥小读鹤,!泛汀盾岳蚧ā?。我們可以有意識地培育一些好曲目,用交響樂、用西方樂器來表現(xiàn)中國音樂,其中有幾首是出國藝術團必演的曲目,。經(jīng)過幾年,就可在國外觀眾中留下印記,,談起中國音樂,能聯(lián)想起某段旋律或某個曲子。奧地利施特勞斯父子的經(jīng)典曲目,就是在新年音樂會上反復演出,才在全球越來越出名?,F(xiàn)在,全球同時觀看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人有10多億,這就是文化品牌的力量,。
國內(nèi)有許多文藝創(chuàng)作類的獎項,每年有很好的作品參賽,可以成為打磨精品的原始產(chǎn)品。但這些作品賽后常被束之高閣,。一件藝術精品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的打磨才能完成。應該完善這些有基礎的作品,進而形成中國的“音樂名片”,。
文化品牌,、海外文化市場的培育,應突出內(nèi)涵、強調(diào)歷史積攢和文化底蘊,。近些年,中國文化走向海外的不少,有些能引起當?shù)貜娏曳错?但也有相當部分影響平平,。這與曲目編排有很大關系。有些曲目太強調(diào)“以我為主”,結果成了“一廂情愿”,。日本,、韓國的卡通片能走向世界,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卡通人物、卡通故事具有某種國際元素,很難將這些人物與故事只與某個國家結合起來,。這些成功經(jīng)驗也許值得“中國文化走向世界”借鑒,。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方祥生
編輯:
郭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