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論壇 之陶短房專欄
4月14日冰島埃亞菲亞德拉火山的噴發(fā),,給政客,、航空公司都出了一個大難題:飛,還是不飛,?
在最初的各自為政和無所適從后,,各國政府紛紛作出了禁飛的決定,理由是火山灰的大量存在,,會令飛機引擎吸入過多雜質(zhì),,并可能造成飛機機體其它重要部件損壞。對這樣的禁飛令,,各國政客幾乎眾口一詞表示支持,,理由是“人命關(guān)天”、“安全重要”,。
最初的一兩天,,各航空公司不約而同采取了“順從+沉默”的應對方式,讓禁飛就禁飛,,讓停航就停航,,但16、17日之后,,它們便悄然開始挑戰(zhàn):荷蘭皇家航空一架客機率先于阿姆斯特丹和德國杜塞爾多夫間進行測試飛行,,它的盟友、同屬天合聯(lián)盟的法航隨即進行了14小時不間斷飛行試驗,,目的都是“測試火山灰對飛機引擎和飛行安全的影響”,,較晚出手的德國漢莎航空則更大方,一下就派出10架飛機,,當這些航空公司通過測試飛行,,得出“火山灰對飛行安全無影響”結(jié)論后,反對聲浪便高漲起來,。
它們指責各國政府亂發(fā)禁飛令,,又缺乏配套管控能力,造成整個歐洲范圍內(nèi)的秩序混亂,;它們指責歐盟和各國政府小題大做,,讓成千上萬歐洲人和外來游客流離失所;它們指責政客們只顧嚷嚷著“禁飛”,、“停航”,,卻直到“禁飛”、“停航”5天后才召開各國交通部長電視碰頭會,;它們指責歐盟在測試飛行中“弄虛作假”:各航空公司派出十多架各型客機進行測試,,結(jié)果都是“無影響”,惟獨歐盟派出的一架小型飛機只飛了一趟,,就得出“有影響”的結(jié)論,,如何能夠服人,?
而政客們也毫不退讓。歐盟交通專員西姆卡拉斯,、法國運輸國務(wù)秘書比瑟羅和德國運輸部長拉姆紹爾先后表示,,安全高于一切,政府在這方面沒有商量余地,。比瑟羅甚至援引剛剛因飛機失事而喪生的波蘭總統(tǒng)卡欽斯基說事,反問“出了事怎么辦”,,英國,、意大利、荷蘭……各國政客的表態(tài)如出一轍,,甚至距離冰島十分遙遠的烏克蘭,,也加入了全境禁飛的行列。
道理是明擺著的,,政客和航空公司都講安全第一,,但安全的概念卻并不一致。
對于前者而言,,政治安全是最高考量,。由于火山灰危機事發(fā)突然,此前并無先例,,被金融風暴,、失業(yè)危機和希臘陣痛弄得焦頭爛額的他們勢必如臨大敵,選擇最穩(wěn)妥的應對措施,。禁飛固然惹來抱怨,,但倘若因未禁飛而真的出事,他們的政治前途將受到沉重一擊,,兩害相權(quán)取其輕,,選擇停航自然是最安全的。
對于后者而言,,自“9·11”以來民航業(yè)早已滿目瘡痍,,油價飛漲、金融危機更讓他們飽受摧殘,,此次火山灰事件迄今,,國際航聯(lián)主席畢西納尼稱航空業(yè)已損失2億歐元,其中法航-荷航聯(lián)盟日損失3500萬歐元,,北歐航空公司日損失700多萬歐元,,每多停飛一天,它們離“鬼門關(guān)”就更近一步,,對禁飛,、停航怨聲載道,,自然再正常不過。
當然,,這判若秦楚的“兩個安全”間也還是有一個連接點:人命,。
無論是政客還是航空公司,都絕不敢冒摔飛機,、死人的風險,,一旦發(fā)生,“兩個安全”就注定會變成兩個風險,、兩個危機,,這也是禁飛令雖然勉強,卻磕磕絆絆一路執(zhí)行下來的奧妙所在,。
要害在于,,究竟火山灰對飛行安全有沒有損害?有多大損害,?或者,,如何評估這種損害是否達到必須全面禁飛、停航的節(jié)點,?很顯然,,政客也好,航空公司也好,,都無法拿出一份有法定說服力的材料,。
也許此次風波可以促成一次中立、公正,、科學的火山灰飛行安全測試的完成,,也許人們可以在這一測試的基礎(chǔ)上制定相應標準和規(guī)范,從而在下次類似事件發(fā)生時有據(jù)可依,,讓科學而非各自私利的考量,,成為決定是否禁飛、停航的標尺,。
(作者系旅加學者)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作者:
陶短房
編輯:
張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