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4月29日電 美國《世界日報》當?shù)貢r間28日刊出社論《中國五十年不挑戰(zhàn)頭號強權地位》,。社論說,,中國社科院發(fā)布競爭力藍皮書,,提出戰(zhàn)略目標是到2050年有望成世界第二強,。這就是說,,中國在可見的將來滿足于成為世界第二強,,而不是挑戰(zhàn)美國的第一強地位,。讓美國繼續(xù)去做老大,,中國沒必要引火燒身,,這絕對是聰明務實的策略,,也保證了中國可以在相對穩(wěn)定環(huán)境下繼續(xù)崛起。
文章摘編如下:
中美關系雖然起了波折,,有時候甚至還波浪洶涌,,但是,華盛頓和北京還是有效控制了“壓力”,,理性梳理各方利益之后,,讓兩國關系重回國際政治的戰(zhàn)略高度,維持層峰熱線對話渠道暢通,,外交行政系統(tǒng)技術談判按照既定計劃進行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平臺就是奧巴馬與胡錦濤在2009年4月倫敦高峰會達成的共識:中美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
如今,,第二次戰(zhàn)略與經濟對話日期正式確定,,5月下旬在北京舉行,由美國國務卿希拉里等與中方官員談判,。雖然雙方強調對話聚焦在兩國關系的長期性,、戰(zhàn)略性和全面性,但沒有人懷疑,,人民幣升值問題,、貿易問題等等,都有可能會在對話中涉及,。
中美關系發(fā)展到今天,,雙方的成熟度都顯著提升。美國已經基本認定,,中國不是美國必須要去之而后快的敵人,,也不是一個處處與美國為難、不愿意承擔世界責任與義務的大國,。美國挑起一些爭端主要還是為了爭取更多的國家利益,,讓中國在快速崛起過程中,能夠充分照顧體恤“美國國內的兩黨政治需要”,,以及“美國不斷衰退的世界戰(zhàn)略利益的需要”,。換句話說,,美國在主動中蘊藏著被動。
中國在這一波的中美矛盾中,,好像站在一個比較被動的地位,,維持了改革開放至今或者說現(xiàn)代化發(fā)展至今的“挑戰(zhàn)-應戰(zhàn)”模式,但是,,由于中國的崛起速度之快,,不但超出美國等國際社會的預期,也超出了中國自己的預期,,被動中蘊含著可以主動地選擇,。一些意見要求爭取快速與美國平起平坐,或者明確與美國“分庭抗禮”,;而另一種意見則主張繼續(xù)“韜光養(yǎng)晦”,,讓美國繼續(xù)承受“老大”的酸甜苦辣,中國有條件,、有限度地支持美國的“全球領袖”地位,。
事實上,這波中美關系經歷了四個月的顛簸之后回到一個平穩(wěn)狀態(tài),,因為雙方還是相信奧巴馬去年首次訪華時雙方達成的“中美兩國攜手,,才能處理重要的國際事務”的共識,和則兩利,,斗則兩敗,。
更為重要的是,北京對中美關系和中國發(fā)展目標作了基本界定,。而中國社科院4月26日發(fā)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藍皮書》,,則巧妙地為這個變化作了注腳。
藍皮書一反全球主流輿論以及國內樂觀派的預測,,認定中國國家競爭力在20國集團中只排名第九,,與2004年沒有變化,而預測中國國家競爭力到2020年才進入世界五強,,而不是所謂的要趕超世界第二,、第一;更意味深長的是,,在這個藍皮書中,,中國的競爭力戰(zhàn)略目標是,到2050年有望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強國,。這就是說,,中國認定美國到本世紀中,甚至之后的更長一段時間里,,仍然是世界第一超強,,中國在可見的將來滿足于成為世界第二強,,而不是挑戰(zhàn)美國的第一強地位。
當然,,20年之后的發(fā)展充滿著變量,,但因為這個定位,除了關系到國家領土主權的核心利益,,中國將在目前的中美關系上,,在解決全球貿易平衡問題上,在國際危機問題上,,都不會與美國“撕破臉”甚至對抗戰(zhàn)爭,。
讓美國繼續(xù)去做老大,中國沒有必要引火燒身,,這絕對是聰明務實的策略,也保證了中國可以在相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下繼續(xù)崛起,。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霍默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