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圖片 > 正文 |
|
6月開始,,一批批的被捕不屈的地下黨人和左派青年被押至馬場町處決,親屬被嚇得不敢出面領尸,,無親屬者則一并處理,,草草埋在臺北近郊的六張犁公墓的小角落,僅立著一塊塊刻上名字的小墓碑,。由于無人聞問,,40余年間已是荒煙蔓草,直到93年在偶然的情況下才重見天日,,由昔日幸存的同志和友人組成受難者協(xié)會,,協(xié)助整理墓地,并定期舉行祭祀活動,。
日前,由于臺北市政府計畫將墓地重新規(guī)劃整修,,蓋成具有歷史教育性質的公園,。恰巧筆者陪同市府官員前往勘查墓園時,一位大陸來臺的“新華社”記者聞訊前來采訪,,不過她對墓地的歷史背景不甚了解,。我告訴她:“這里埋了很多被槍斃的共產(chǎn)黨人?!彼坪跤X得這是一個敏感的話題,,不知如何問話。
這里必須提到一項重要的歷史背景,,日本統(tǒng)治臺灣的半世紀中,,臺灣知識青年在世界性社會主義革命的思潮下,亦曾發(fā)展出左翼的力量,,并且在殖民背景下成立隸屬于日本共產(chǎn)黨的臺共組織,,不過日本政府畢竟不同于國民黨政府,他的軍事機器強大得多,,社會統(tǒng)制也嚴密得多,。因此,日本政府對日共采取全面鎮(zhèn)壓時,,臺灣共產(chǎn)黨幾乎瞬間瓦解,。日本投降后,,由中共中央派遣回臺的臺灣籍干部長年在大陸參與革命工作,跟家鄉(xiāng)已有隔閡,,對于臺灣在日本殖民近代化下的社會狀況也需要時間學習,。因此,省工委初期的工作只能聯(lián)系舊臺共份子,,在原宗族親屬中拓展關系以及拉攏抗日知識菁英,。總體而言,,省工委發(fā)展最成功的新生力量仍是高等校院的知識菁英,,不過在工農(nóng)群眾中,黨的力量仍然脆弱,。
1947年1月,,省工委接獲中共中央的指示,針對發(fā)生在大陸的沉崇事件,,在臺北發(fā)動議場大規(guī)模的反美示威,。不過一個月以后的“二、二八事件”突然卷起全島性的民變,,省工委卻采取靜觀其變的政策,,只有個別的黨員如謝雪紅和張志忠投身領導群眾抗爭,這多少反映了省工委對局勢的掌握并不精確,,應變能力也不足,。
蔡孝乾的叛變與地下黨的瓦解
的確,“二,、二八事件”使得國民黨政府失去民心,,中共在臺黨員人數(shù)激增一倍,近九百人左右,,但這并不意味著黨的戰(zhàn)斗力也跟著提高,;相反地,1949年10月31日,,國民黨國防部保密局由“光明案”與“基隆市工委會支部案”中獲得線索,,先將陳澤民逮捕,再根據(jù)其供詞,,于1950年1月29日將蔡孝乾逮捕,。
令人頗感遺憾的是,曾參加過長征的蔡孝乾在一周內就徹底變心,,供出所有的名單資料,,造成其它包括領導干部在內的400多名黨人被逮捕,情況極為慘烈,,供出名字者活命,,堅不吐露者則送往馬場町刑場,。
有關早期政治案件的最重要紀錄是臺灣情治單位編印的內部教學材料“歷年破獲匪黨組織叛亂案編錄”,這是前保密局局長谷少文少將于90年代初向社會公布的,,內容記錄每一個案子的緣由,、經(jīng)過和檢討,十分詳實,,成為每一位研究臺灣政治史的人必讀的資料,。
編輯: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