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印度] |
我邊防部隊大軍云集,將予入侵印軍致命一擊
帕特爾引用了官方發(fā)布的歷史,,證明部分軍官反對尼赫魯政府的政策,,因為他們意識到本國尚未做好面對邊境上中國軍隊的準備。例如,,官方歷史指出,,在1959年到1960年,東部司令部司令官托拉特(S.P.P.Thorat)將軍就已意識到中國對東段邊界的威脅并且采取了一些措施,,然而陸軍司令部以及國防部長對此未予理會,,這甚至也沒有引來尼赫魯的注意。
尼赫魯沒有聽取反對意見,,相反他任命了一些順從的軍官擔任高級職務,,這些人執(zhí)行了他的命令,最終導致了印度的恥辱,,帕特爾認為陸軍最高司令部的政治化是造成印度失敗的一個原因,。
帕特爾還指出,除了決策失誤之外,,更糟的是,,領導人強硬和不負責任的聲明使得中國能夠以“自我防衛(wèi)”為借口向印度發(fā)動進攻。例如內政部長夏斯特里(LalBahadurShastri)在1962年2月4日就宣稱如果中國人不撤出爭議地區(qū),,印度將會采取行動將中國人趕出去,;在中國軍隊發(fā)動反擊前一周,尼赫魯也發(fā)表了類似的言論,。
帕特爾稱情報系統(tǒng)的失誤也是造成印度失敗的原因,。印度對于中國軍隊的力量,機動能力以及戰(zhàn)術缺乏了解,。帕特爾還引用了羅德里克·麥克法夸爾(RoderickMacFarquhar)的著作《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中的觀點,,指出印度情報部門對中國的情況做出了錯誤判斷。他們依賴中情局的簡報,、報紙報道以及印度駐華使館所提供的信息,,而這些關于中國國內經濟危機、中蘇關系以及臺灣局勢的報告使得印度相信中國不會對“前進政策”做出強烈回應,。
最終,,幾乎在整個1962年,,中印雙方都在邊境兩側緊張對峙。10月10日,,由于印軍侵犯中國邊境,,局勢急劇惡化。決定性的戰(zhàn)斗在10月20日打響,,當印度軍隊再度發(fā)動攻擊時,,中國邊防部隊在東西兩線開始進行反擊,戰(zhàn)斗主要集中在瓦弄,、達旺和阿克賽欽地區(qū),。
相關新聞
- · 印度聲稱超高速導彈將使其對中國取得壓倒性優(yōu)勢
- · 印度空軍司令:印空軍已是世界第四大空中力量
- · 印正研制可打到北京的新導彈?
- · 印度空軍早在1994年就指出LCA戰(zhàn)機已經過時
編輯:
傅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