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標(biāo)簽: | [人物] |
資料圖片:坤沙“閱兵”,。
資料圖片:坤沙向緬甸政府軍投降
治軍有方嚴(yán)禁下屬吸毒
上世紀(jì)80年代,坤沙控制了長達400公里的泰緬邊界線,,緬甸撣邦東部與泰國清邁,、清萊、夜豐頌三府接壤的狹長地帶都成了他的“獨立王國”,。坤沙在泰國清萊府夜莊縣麥開區(qū)選擇了萬欣德村(又名“滿星疊”)作為其“王國”的“都城”,。
在大約10年的黃金時代里,他身邊有3000名精兵,,總部霍蒙駐兵6000人,,撣邦從南至北還有約兩萬人的武裝也由他指揮。他本人住在離霍蒙大營約10公里處一所稱為“白宮”的豪宅里,。
坤沙治軍威恩并重,。他本人像個白面書生,并不兇神惡煞,。雖識字不多,,卻頗尊重“讀書人”。據(jù)稱他對其同伴講義氣,,對撣族人重感情,,待人隨和,甚至常噓寒問暖以示關(guān)懷,,頗有些草莽英雄的氣概,。
盡管坤沙販毒無數(shù),卻不準(zhǔn)其部下吸毒,,他本人也早已戒毒,,作為表率,并規(guī)定任何人發(fā)現(xiàn)其部下吸毒均可當(dāng)場處決,。
搖身一變成“民族英雄”
坤沙能在“金三角”崛起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巧妙地利用了“金三角”長期存在的民族問題和民族矛盾。
坤沙1969年曾被緬甸政府誘捕,,其得力助手張?zhí)K泉隨即把其販毒武裝更名為“撣邦革命軍”,,宣稱要為撣族同胞的“自由獨立”斗爭到底,他們制毒販毒是為“革命運動”籌措“經(jīng)費”,。這樣,,坤沙轉(zhuǎn)眼之間就由“鴉片大王”變成了“民族英雄”,因此,,坤沙雖然遭受緬甸政府軍的圍剿,,但卻博得撣邦反政府人士的擁戴和贊譽。
1994年,,坤沙公開宣布成立“撣國”,,他自任總統(tǒng)。他的軍隊叫撣邦革命軍,,他用販毒得來的錢不斷更新武器裝備,,其武器先進程度一直高于緬甸政府軍,。
相關(guān)新聞
編輯:
傅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