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諾貝爾獎之后,錢永健被記者包圍,。
華裔科學家錢永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
當?shù)貢r間10月8日下午,,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醫(yī)學院和藥理學系,為剛剛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錢永健舉行慶祝會,。錢永健和夫人溫迪,,以及他的同事、學生等近百人出席,。中新社發(fā) 張煒 攝
“科學比課本上的更有趣”
錢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國紐約,,由于兒時患有哮喘,他不得不盡量避免室外運動,。他經(jīng)?;ㄉ蠑?shù)小時在地下實驗室中做化學實驗。在昨天的記者會上,,錢永健也談到了兒時的經(jīng)歷,,他說,實驗所產(chǎn)生的鮮艷色彩讓他著迷,。
16歲那年,,錢永健在美國全國性獎項“西屋科學人才選拔賽”中獲一等獎。這項比賽現(xiàn)名“英特爾科學人才選拔賽”,,是美國歷史最久、最具聲望的科學競賽,,參賽者以高中生為主,,又稱“少年諾貝爾獎”。
錢永健以獲得全國榮譽獎學金的驕人成績進入哈佛大學主修化學和物理,。但是,,這位化學天才少年,卻對傳統(tǒng)的化學感到忍無可忍,,十分失望,。有記者質疑錢永健,為什么不喜歡學校的課程,,卻能成為諾貝爾獎得主,,對此,,錢永健回答說:“學校里有很多課程,我不喜歡高中的課,,但幸運的是,,我知道科學比課本上所教的更有趣,尤其是對于上世紀60年代的教學方式而言,。 ”
錢永健后來終于發(fā)現(xiàn),,神經(jīng)生物學十分有趣和引人入勝。
他的成果可以讓孩子感興趣
在今年獲得化學獎的3人中,,錢永健走出的可以說是綠色熒光蛋白開發(fā)歷程的“最后一步”,,在下村與沙爾菲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搞清楚了綠色熒光蛋白特性。他改造綠色熒光蛋白,,通過改變其氨基酸排序,,造出能吸收、發(fā)出不同顏色光的熒光蛋白,,其中包括藍色,、青色和黃色,并讓它們發(fā)光更久,、更強烈,。
由于綠色熒光蛋白用紫外線一照就發(fā)出鮮艷綠光,研究人員將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插入動物,、細菌或其他細胞的遺傳信息之中,,讓其隨著這些需要跟蹤的細胞復制,可“照亮”不斷長大的癌癥腫瘤,、觀察有害細菌的生長,。綠色熒光蛋白就仿佛是伊戰(zhàn)中跟隨軍做“嵌入”式報道的記者,讓旁觀生物學反應的研究人員像在電視旁追蹤戰(zhàn)爭進程的觀眾一般,,通過“現(xiàn)場直播”了解進展,。
錢永健對自己的成果評價說:“綠色熒光蛋白讓生物學反應在視覺上更直觀,,不僅可以應用于科學研究,,還可以讓孩子們感到有興趣,他們甚至可以自己進行原本要在實驗室內完成的工作,。 ”
錢永健說,,他的獲獎“表明了基礎研究的重要性”。根據(jù)統(tǒng)計,,在1992年以前,,關于綠色熒光蛋白的科研文章寥寥無幾,但僅去年,與綠色熒光蛋白或熒光蛋白相關的科研文章達到12000篇,。
下一步想要挑戰(zhàn)癌癥治療
獲得諾貝爾獎之后,,錢永健說,他接下來還是會繼續(xù)自己的科研工作,,“還有無窮無盡的工作要做,,我這些天的任務就是坐在電腦前回復電子郵件、完成各種報告,。 ”
談到將來目標,,錢永健表露出自己希望為攻克癌癥貢獻力量的愿望。他的父親和博士導師就是因為得癌而死,。 “我爸爸得了胰腺癌,,診斷出來6個月后,他就離開了我們,。 ”
錢永健不久前瞄準癌癥成像和治療,,與同事研制出U形縮氨酸,用于承載成像分子或化療藥物,。
“我一直想在臨床方面做一些與我事業(yè)相關的事,,”錢永健說,“如果可能的話,,癌癥就是終極挑戰(zhàn),。 ”
或許能夠激勵中國年輕人
在錢永健之前,曾經(jīng)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還有李遠哲,,李遠哲獲獎是在1986年,。
時隔22年,華裔科學家再奪諾貝爾獎,,錢永健向記者表示,,他的獲獎會令華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或許能激勵更多中國年輕人投身于科研事業(yè),,也會激勵來自其它各個國家的年輕科學家”,。
生長在美國的錢永健似乎已經(jīng)不太會說中文了,在記者會上,,他告訴一位中國記者,,他能寫下自己的中文名字,“但我不知道怎么說出來”,。
精彩社會圖片:
編輯:
王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