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生太郎接受中央電視臺《高端訪問》欄目獨家采訪,。
水均益(右)向麻生太郎(左)展示鳥巢模型,。
水均益(右)向麻生太郎(左)展示鳥巢模型,。
25日,,參加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的日本首相麻生太郎在回國前,,接受了央視《高端訪問》欄目的采訪,。
對歷史問題深刻反省
采訪伊始,,麻生就特意向中國觀眾傳達了這樣的信息:他肯定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來取得的飛速發(fā)展,,認為這極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自信,,所以中國能在今年遭受雪災和地震的困難情況下,,不僅迅速組織了救援,還成功舉辦了奧運會和殘奧會,,彰顯了中國人民的力量,,他對此表示贊賞,。
談到歷史問題,麻生表示,,他和他的內閣將延續(xù)村山談話的立場,,對日本的殖民統(tǒng)治和侵略表示深刻的反省和由衷的歉意。他特意提到,,我們要“謙虛地回顧過去,,共同構筑未來”。
不認同“中國威脅論”
對中日關系,,麻生太郎多次提到了“共同利益”這個詞,。他表示,中日兩國開展互利雙贏合作是時代的要求,,在當前世界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zhàn)情況下,,中日兩國尤其應加強溝通和合作。在談到國際上一些人面對中國經濟飛速發(fā)展,、宣稱“中國威脅論”的時候,,麻生太郎表示,他豐富的商業(yè)經驗告訴他,,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不論對日本,,還是對世界來說,都大有好處,,應該受到大家歡迎,。
兩國關系未來要靠年輕人
在提到青年問題時,一直嚴肅的他臉上露出了微笑:“開創(chuàng)日本未來要靠日本的青年,,開創(chuàng)中日關系未來要靠中日兩國青年,。”
麻生把希望寄托在年輕人身上,,期待中日兩國青少年能擺脫歷史包袱,,展開積極交往,增進兩國民間的友好,。
“鷹派”麻生漸變 “溫柔”
麻生是日本政壇中著名的“鷹派”人物,,他曾公開指責中國干涉日本參拜靖國神社;2006年他又以外相身份堅決支持李登輝訪日,;他還曾與我國外交部長楊潔篪在食品等問題上產生激烈爭吵,,并以“自由與繁榮之弧”制衡中國。麻生太郎過去的一系列“鷹派”言論,,不禁讓人懷疑:他會不會成為一個像小泉純一郎那樣的首相,?
有專家指出,在如今的日本政界,,政要們常會“言不由衷”,,“大嘴放炮”已成為他們吸引選民的一種手段,,并“屢試不爽”,。但如果讓這些“說大話”的政客真正為國家掌舵,,他們的言行就會變得“小心翼翼”。由此,,很多人推斷,,麻生太郎上臺后,“大嘴”的毛病會有所改變,,不會做出太沖動的事情,。
事實似乎也印證了這種觀點。最近,,麻生太郎的言論較之以前的確“低調”了很多,。9月12日,在自民黨總裁競選辯論會上,,他就指出,,日中關系是日本外交政策重要的一部分,認為自己“可能成為中國敵人”的憂慮毫無根據,。他說:“我們將與中國一起共存,,友誼只是一種手段,真正目標是日中共繁榮,?!北緢缶C合
編輯:
王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