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標兵”:祖國利益高于一切
三軍儀仗隊曾被中央軍委授予“軍旅標兵”榮譽稱號,;2008年該部被黨中央、國務院表彰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先進集體”,。圖為:訓練場上的官兵們曬出了斑紋線。張雷攝
“儀仗大隊是伴隨著新中國外交步伐而誕生的,?!比妰x仗隊方隊長李本濤,提起儀仗大隊歷史,如數(shù)家珍,。1952年3月,,毛主席和周恩來總理決定組建共和國儀仗隊,專門擔負國家高級外事活動迎賓司禮任務,。
隨后,,蒙古共和國政府總理澤登巴爾訪華,三軍儀仗隊首次出現(xiàn)在國家迎賓儀式上,,接受了國賓和周總理的檢閱,,展示儀仗兵風采。
有人統(tǒng)計過:儀仗隊官兵每人每天所走的正步加起來,,3年就是一個兩萬五千里長征,;每人每天流汗水加起來,兩年足有一噸重;由于數(shù)萬次地端槍,,所有儀仗隊員都有一雙帶著老繭的手,。
“祖國利益高于一切,三軍形象重于生命,!”這是儀仗大隊官兵的錚錚誓言,。烈日炎炎。一中隊教導員魏曉龍滿臉汗水組織閱兵訓練,。誰能想到,,這樣一個盡職盡責教練員,心中背負著對親人愧疚,。魏曉龍進駐閱兵村后,,家中不幸接踵而來,母親煤氣中毒,,父親又突發(fā)心肌梗塞,,急需住院治療了。母親無奈之下才給魏曉龍打電話,。
“正是因為有了許許多多魏曉龍的不懈努力,,儀仗大隊才時刻走在全軍部隊前列,成為‘軍旅標兵’,?!崩畋緷f。
“艦長搖籃”:代代傳承“受閱精神”
《壯志飛揚》海軍代表隊唱出馳騁大海的豪情 喬天富攝
60年前的開國大典,,走在受閱隊伍最前面的就是大連艦艇學院組成的海軍學員方陣,。從此,海校官兵與閱兵結下了不解之緣,,連續(xù)參加了13次大閱兵,,“受閱精神”代代相傳。
上世紀50年代一次閱兵前夕,,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來慰問受閱部隊,突然下起大雨,,大連海校學員一動不動,。兩邊避雨的群眾驚嘆不已,熱烈鼓掌,。
國慶35周年的閱兵訓練中,,一只馬蜂落在隊員王軍的臉上,毒刺往肉里叮,,王軍紋絲不動,。如今,記錄當時情景的那張照片就掛在大連艦院院史館里。
國慶50周年閱兵的一次合練中,,鞋底的一顆鐵釘突然松動冒了出來,,扎進了第4排面隊員李雷的腳掌。他咬緊牙關,,硬是踩著鐵釘踢完了128個正步,!
大連艦艇學院,還創(chuàng)造出舉世聞名的“千人大方隊”,。學院旅千余名學員編成一個方隊,,隊形在行進中不斷變化,時而呈現(xiàn)出象征勝利的“V”字,,時而變化成楔形,、菱形,排面像刀劈斧削,,讓無數(shù)到該院參觀的外賓嘆為觀止,。
“練步就是練人!”如今,,又有一批“未來艦長”走進首都閱兵村,,去圓他們的藍色夢想。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王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