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28日消息,,據(jù)英國《衛(wèi)報》報道,從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間,,從中華白鰭豚到圣赫勒拿島紅杉,,因為過度捕獵和開采、棲息地喪失,、氣候變化,、污染以及人類活動,這些大自然的精靈們,,一些已在野生環(huán)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徹底滅絕。以下是十年內(nèi)野生環(huán)境中消亡的十個物種:
1.白鰭豚
白鰭豚
白鰭豚又名白暨豚,,俗稱白鰭,、白夾、江馬,。白鰭豚屬鯨類淡水豚類,,為我國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動物,有“水中熊貓”之稱,,或許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鯨目動物,。白鰭豚是研究鯨類進化的珍貴“活化石”,它對仿生學,、生理學,、動物學和軍事科學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上一次觀察到白鰭豚的記錄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鰭豚的棲息地長江對淡水豚類進行的一次考察最終無功而返,。自從1996年起,,白鰭豚就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錄,,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評估中,,白鰭豚被貼上了滅絕標簽。有害漁具,、電捕魚操作,、船槳擊打、修建水庫,、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對該物種數(shù)量的急劇下降起到了負面作用。
2.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
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亞種,。西非黑犀牛曾廣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來數(shù)量急劇下降,,已經(jīng)被列入極度瀕危物種名單,。據(jù)悉,這一珍稀物種的成年個體總數(shù)量不到50頭,,事實上可能已經(jīng)徹底滅絕,。最近一次在喀麥隆北部的一次調(diào)查行動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蹤跡,,然而令人震驚的是,,當?shù)赝但C行動依然非常普遍,即使還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難逃偷獵者的捕殺,。如同其他黑犀牛種群一樣,,在過去的50多年間,西非黑犀牛種群數(shù)量下降超過80%,,專家擔憂該物種已經(jīng)滅絕,。
您可能對這些感興趣: |
|
共有評論0條 點擊查看 | ||
編輯:
李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