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鐘獎頒獎典禮當晚的合影,,薄瓜瓜(右一),李俊辰(右四) ◎供圖/《頭條辰報》
■那只是一張化妝舞會的照片
青年周末: 現(xiàn)在網(wǎng)絡上有人貼出你在牛津和外國女孩的合影,,被人議論成“夜店照”,也有人覺得很正常,,你對此作何評價,?
薄瓜瓜:謝謝你提出這個問題。這張照片是在牛津大學的一次化妝舞會上拍的,。牛津每個學院每兩周都要舉行一次化妝舞會,,每次舞會一兩百人,多的時候三百多人,,這是牛津大學的傳統(tǒng)文化,,已經(jīng)有幾百年的歷史了。
化妝舞會的特點就是要求師生都以表演者的身份參與其中,,大家都故意做出滑稽,、搞笑的動作,這種方式能讓同學關系和師生關系更融洽,。在這種類似狂歡的集體活動中,,平時很靦腆的同學也往往做出怪樣,解脫平時巨大的學習壓力,。但不管大家多么興奮,,也只是聯(lián)歡和表演,絕沒有出格的東西,,和黃色更不沾邊,。你說的這張照片,我和兩個女生站在一起,,只是對著鏡頭做了點怪樣,,比如我有意歪戴著領帶。
把這說成“夜店照”讓我感覺好像是“深更半夜”在“黑店”里干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其實,,如果把整個舞會場面都照出來,誰看到也不會往歪處想的,。
【他們眼中】
這樣一個薄瓜瓜
薄瓜瓜認為,,自己與常人沒什么區(qū)別,但在稍顯世俗的概念里,,他還是特殊的,。
哈羅校長、牛津?qū)W生,、第一次接觸他的時尚編輯以及BBC的評論員,,甚至,,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都會對這個年輕人說出些他們的印象,。
所以,,我們了解到的薄瓜瓜其實是這樣一個年輕人:有良好的家教也有叛逆的個性、有長輩的疼愛也有自己的奮斗,、有“牛津之星”的業(yè)績也有普通孩子的童真……這些矛盾的背后是一段段真實生動的故事,。
會有人猜測,薄瓜瓜是不是真的如描述的那般,,在西方的學校里非常優(yōu)秀,?還是傳到中國之后,有點添油加醋,?
這樣的猜想也很正?!凇凹t色家庭”被認為很神秘的觀念里,人們往往會主動給他們的后代覆上神秘的面紗,。薄瓜瓜16歲時出版的《還有不同》,,是一本充滿年輕人觀念的散文集,就被國內(nèi)的一部分介紹文章毫不猶豫地冠之“16歲創(chuàng)作的英文巨著”的名頭,。
不過事實上,,薄瓜瓜確實是在十幾歲的時候開始打造屬于自己的“鋒芒”。
■他讓我對中國學生的印象好極了,!
Mel Mrowiec先生目前是哈羅公校的校長,,在2001年至2004年間,他也是薄瓜瓜的“班主任”(House Master),。
他得知記者想要了解薄瓜瓜在哈羅公校的事情,,愉快地接受了《青年周末》的采訪,他回憶說:“瓜瓜是我們哈羅公校的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他和其他16個男孩一起進入我們Rendalls House,,他是當中最聰明也最認真的孩子,而且所有功課都非常棒,。六年級的時候他對政治和經(jīng)濟學顯現(xiàn)了特別的興趣,,所以最后他上了牛津大學PPE專業(yè)我一點都不感到意外。他當時的政治老師告訴我說,,尤其是在辯論和快速學習方面,,你能看到他跟別的孩子有多大的差別??梢哉f瓜瓜讓我對中國學生的印象好極了,,他改變了中國孩子在我心中的形象,他周圍的同學也從他那里知道了更多關于中國的事情,,他是我非常難忘的學生之一,?!?/P>
Mel Mrowiec先生在回答記者關于是否知道他家世背景的提問中說:“在哈羅,老師跟申請的學生家長見面是申請學校的一個必要步驟,,因此我在他來上學之前就見過他和他的母親,,同行的還有他在英國的監(jiān)護人。我最后批準瓜瓜的入學申請是因為,,我了解到瓜瓜有在哈羅進一步深造的天賦,。”
■ “牛津最有影響力的50人”,?
我們看到牛津報整版標題《5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Oxford》(牛津最有影響力的50人),而列在第一序號下的便是薄瓜瓜,。介紹中稱:“他是個用原子能做的中國和西方之間的最佳橋梁”,。校報的一篇文章還稱:“就是這樣一個中國學生,讓我們多年來在牛津甚至更廣的范圍里,,聽到了被他搞得巨響的中國聲音”,。
中國學生曾箐,出身知識分子家庭,,2008年她有機會在牛津商學院進修過一年多時間,。在去牛津之前,,她在關于牛津的中文論壇上就常常看到薄瓜瓜的名字,。目前身在德國的她通過郵件告訴我們,,她在牛津的所見所聞——薄瓜瓜在國內(nèi)和國外的形象是不一樣的,,他在國外更是一個獨立的人物,。
“在國內(nèi)的時候,我首先知道的是他是薄熙來的兒子,,然后才是牛津的橄欖球明星,馬術隊隊長,,還是擊劍冠軍等等這些,。不過我到牛津的一年里,沒人提他的父親,,包括華人學生也很少說,盡管大部分華人學生都知道,。牛津好像個小社會,,也許是歐洲的教育方法與國內(nèi)不同吧,他們都很注重獨立的人格,,在國內(nèi)可能提起他一定要冠一個誰誰的兒子,,在牛津他自己就是個明星,是Oxford Star(牛津之星),!我記得有一次校報上的一篇報道竟然用了Guagua當作一個形容詞,來表示很棒的意思,,讓我想起了東北話——鋼鋼的,,就是那個意思,哈哈,,就連論壇上偶爾討論選個‘校草’什么的,都有人提名薄瓜瓜呢,?!?/P>
對此,牛津中國學聯(lián)的Jingjing也提到了這一點:“我不敢說在牛津中國學聯(lián),,每一個華人學生都知道他的家世,,但至少有一部分人是知道的,他們大部分也都來自普通家庭,,但牛津的學業(yè)壓力讓學生們更關注學習,而不是八卦誰的家庭,?!?/P>
牛津大學新聞中心的總監(jiān)Ruth Collier得知記者想要了解薄瓜瓜,,非常迅速地回復了郵件:“謝謝你的關注,。很顯然,在牛津每個人都為瓜瓜獲得大本鐘獎感到高興”,。然后是一篇更為詳盡的夸獎,。如果記者想要進一步采訪到他的導師或者同學,那需要瓜瓜自己來推薦人選,,學校不方便替任何人做主,。
不過記者在隨機采訪發(fā)現(xiàn),發(fā)現(xiàn)偌大個牛津,,薄瓜瓜也并非盡人皆知,。
一位身在牛津的中國學生,在回復薄瓜瓜討論的帖子中說:他是誰,?我只知道他是政經(jīng)哲專業(yè)的學生吧,。正在滿世界找房客的英國學生Jones在論壇上留下了自己的郵箱地址,,于是也接到記者隨即抽查的提問,他顯然很詫異:“是的我知道那家伙但很不熟悉,,我看過他在校隊的比賽,,他怎么了?”在有回復的7個人中,,大部分人知道薄瓜瓜和他的名氣,,也有人像Jone一樣,顯然并不知道這個中國學生怎么引發(fā)了一封來自中國的郵件,。
■是有責任感的青年,,也是童真的孩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秘書長劉俊彥這樣評價薄瓜瓜:“他是一個很有責任感的青年。從他的所作所為里,,你能感受到他對民族,、對國家的一種萌動的責任意識,讓人印象深刻,?!?/P>
談起公眾對高干子弟的關注,劉俊彥從青年研究者的視角談道:“在中國,,公眾關注高干子弟很正常,,但應更理性,、更客觀地做出評論。他們的成長也要靠自身的努力和奮斗,,不論誰,,都要通過競爭才能脫穎而出。要關注這一群體本身的素質(zhì)和表現(xiàn),,給他們一個寬松的輿論環(huán)境,而不應過分關注他們的家庭背景,,那樣對他們來說也是不公平的,,不利于客觀地評價。隨著中國越來越開放,,薄瓜瓜式的成才故事也會越來越多?!?/P>
薄瓜瓜在國內(nèi)媒體最早正式露面的采訪,,是2006年5月刊的《時尚先生》,,在“少年中國”的專題里,,薄瓜瓜與其他幾位少年人物被放在一起,,成為被看好的未來之星。
采寫薄瓜瓜的編輯張某,,目前已經(jīng)不在《時尚先生》工作,,但對那次采訪還是記憶猶新:“我們選人的時候就在討論,覺得薄瓜瓜形象挺好的,。那時候他才十八九歲,,看得出是個被保護得很好的孩子?!?他對《青年周末》記者回憶道,。
他說瓜瓜“看起來要比同齡的孩子成熟一點,,穿著打扮和舉止什么的都比較有修養(yǎng),我想這跟他比較早就接受的教育有關系,,他總是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不過紅色家庭的背景還是讓人覺得有點距離感,。他表現(xiàn)得很有修養(yǎng)甚至像個成年人,不過一笑就露餡兒了,,還是個很童真的孩子,。”
《時尚先生》那次交流沒涉及任何政治上的東西,,“我們關心的就是他這個人,,這個個體,家庭我不太想問,。我也試著問了愛情啊,、性啊、女朋友之類的話題,,他也挺會回避的,,最后發(fā)現(xiàn)本質(zhì)上跟其他年輕人沒什么區(qū)別,只是更加聰明,,不夸張,,知道自己是誰。同時也更受大家自覺的保護而已?!?/P>
■“杰青”評選的每一步都公開透明
英國媒體在怎樣看待這個中國學生,?這次首屆大本鐘獎的頒獎消息英國媒體也給予了不少關注,造成5月9日晚上的頒獎晚會門票,,竟然出現(xiàn)一票難求的狀況,。
薄瓜瓜是當選十人中最年輕的一位,而他的特殊家庭背景使他的當選引發(fā)了一些討論和猜測,。
對此,,組織此次評獎的英國華人青年聯(lián)合會主席李俊辰說:“此次十大杰青評選從一開始就成立了由主辦方組織相關部門(其中包括英國上議院勛爵、英國下議院國會議員等),、專業(yè)人士,、知名人士等組成評審委員會,負責評選活動的具體事宜,,進行候選人事跡鑒定和綜合評審,。 為防止舞弊事件,評審委員會名單都是在十杰名單正式產(chǎn)生后公布,。評審委員會對推薦材料進行審核匯總后,,評選確定28位候選人,并向公眾公示,,以征求社會各界對候選人的意見與反映,。最終,在廣泛公眾投票基礎上,,產(chǎn)生十大杰出青年??梢哉f評選的每一步都是公開透明,,并得到公眾的監(jiān)督。每一位最終勝出者都是以其杰出的成就來拿到這個獎項,?!?/P>
■也許這樣的故事傳不到中國
英國BBC特邀評論員尼海伍先生為配合本報的采訪,特地提供他文章中的一段文字,,來反映英國媒體對于薄瓜瓜的態(tài)度:
“薄瓜瓜是網(wǎng)上偶爾出現(xiàn)的人物,,翻看之后,發(fā)現(xiàn)我的中國同行和我們的視點角度大相徑庭,。他們聚焦在他家世,、他的‘明星’外觀等等偏重虛榮的方面。作為一個研究中國文化的英國人,,很有興趣從我們的理解介紹一個形象不同的薄瓜瓜,。也許這樣的故事傳不到中國。
“薄瓜瓜在牛津不僅表現(xiàn)出極強的學習能力,更表現(xiàn)了他的超凡的組織才能,。一個中國學生同時當選為全校學科PPE的主席和‘歐洲事務委員會’這種重要組織的執(zhí)行主席,,可見人們對他的認知度。他借這個職位,,不失時機制造中國熱,,在繁忙學習的同時舉辦了一場難得見到的精彩的中國文化展示會。
“他到英國時還沒學過英語,,但第二年就在國家中學統(tǒng)考中成績驕人,,被英國名校錄取后,在全國成績統(tǒng)考中獲得多達十多門的最高分,,讓許多英國人望塵莫及,。再被牛津頂尖學院錄取,又是令人瞠目結(jié)舌,。須知,,即使經(jīng)過各種考試獲得優(yōu)秀成績,學院也不會放心地接收一個學生的,,那最后為數(shù)不多的優(yōu)中擇優(yōu)的考生要被關在牛津數(shù)日做多方考察,,年年都有相當優(yōu)秀的考生就是在最后面對眾考官回答問題時,還不知出了什么錯就被淘汰掉了,。
“作為老哈羅校友,,很驚訝總能聽到這個中國孩子的故事。他顯然很招人喜歡,,總是人群的中心,。但難理解的是不知他用了什么妙方,使自己的英語水平超過了很多英國同學,。在人們眼中,,他還是位天生的中國小大使。他本人可能也有這種自我意識,,在每個年齡段中,,他都拼命汲取知識,但他在英國學習的目的表現(xiàn)得很明確,,就是要對他的祖國有用,。薄瓜瓜無疑過早承受了中國人習慣給人的家庭背景壓力,有人提到這個問題時,,他顯示出自重的態(tài)度和靜靜的尊嚴……”
但在中國,,人們不可避免地認為他特殊,期待他特殊,。在這個21歲小伙子未來的長途上,,他從11歲起就想避諱的那些光環(huán)或者標準,,還將不可避免地跟隨著他,,這是一種特有的國民心態(tài)。所以,,做自己、證明自己可能是薄瓜瓜一輩子都要努力去做的事……
編輯:
王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