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忠誠曾經(jīng)將每日乞討所得無私捐給災(zāi)區(qū)。
用手走路
1歲時就患上了小兒麻痹癥
因網(wǎng)成名并沒有改變他的生活軌跡,,他仍要每天乞討,。在七八月份,他回了一趟河南駐馬店老家,,家中有比自己小三歲的妹妹,,在讀初二。
龔忠誠1歲多的時候,,全身高燒,,村中醫(yī)生耽擱救治,幾個小時后趕到鎮(zhèn)上醫(yī)院時已回天無力,,小兒麻痹癥從此伴隨他?,F(xiàn)在,他的小腿沒有胳膊粗,,盤在胸前,,看起來隨時會斷。他平時也只能用手走路,,鞋穿在手上,。屁股下的膠皮護(hù)墊,不到一年就要換一個,。站著走路,?龔忠誠的記憶中根本就不存在。
乞討所得供妹讀書
父子二人住在幾平方米的出租屋
14歲時,,他和父親及幾個鄉(xiāng)親一起來到廣州,。在家賺錢收入太低,廣州的冬天也沒有老家那么冷,。
在鄉(xiāng)親的建議下,,他才開始乞討生活。這不是體面的選擇,,但也只能這樣,。每天的“收入”他會如數(shù)交給父親,父親再把錢分成幾份花,,其中一份是供在家讀書的女兒上學(xué),。
從來廣州開始,他和父親就住在同德圍的上步村。小屋僅有幾平方米?,F(xiàn)在,,每天早上起床后,父親就要用單車載著他到每天并不固定的乞討地點(diǎn),。他更多是在站南路附近“轉(zhuǎn)悠”,,最遠(yuǎn)也曾到過崗頂,車程也要增加一倍,。隨后,,父親撿廢品,他開始乞討,。晚上9時多父子一起收工,。
龔忠誠說,前段時間回家再來廣州,,剛回來再上街時還真有那么點(diǎn)不好意思,。不過,最近他遇到一個難題——前兩天,,他到廣州火車站附近乞討,,被“同行”排擠,手上現(xiàn)在還留有被打的傷痕,。他委屈地傾訴:“我現(xiàn)在不敢到那邊去,。”
他不想繼續(xù)自己的乞討生活,。他說,,自己最想的是租間鋪?zhàn)樱鳇c(diǎn)小生意,,過正常生活,。“但現(xiàn)在還很難實(shí)現(xiàn),?!彼行﹤小?/P>
路人樂捐
500元幾乎是他5天的“收入”
昨天,,除了給衣服和慰問金,,華師的志愿者們還在現(xiàn)場組織募捐。路人紛紛解囊相助,,第一位捐款者是位10歲的小朋友,,孩子患有腎積水,正在治療,,但樂于捐出這些錢,。一位男士留下50元,,“我只留兩塊錢坐公車?!敝形?2時,募捐接近結(jié)束,,一位先生拿出100元放進(jìn)捐款箱,。
1個多小時以后,募捐總金額543.7元,,這起碼是龔忠誠5天乞討的“收入”,。
作者:
徐靜
編輯:
李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