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號航天員在軌道艙內(nèi)進食[組圖]
9月26日23時01分,,手持食品袋的航天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內(nèi)進食(拍攝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攝
9月26日23時01分,,手持食品袋的航天員翟志剛在神舟七號飛船軌道艙內(nèi)進食(拍攝于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 新華社記者 查春明攝
前蘇聯(lián)和美國的早期航天飛行,,是把液體和半固體食物裝在類似牙膏管的容器內(nèi),航天員進食時采用“嘴對嘴”的方式,把食品“擠”進嘴里,。這種食品,,盡管營養(yǎng)豐富,但是口感較差,。
我國的航天食品,,從上個世紀60年代開始進行研究,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百種以上,,形成了安全,、高效、方便,、多樣的航天食品系列,。這些食品不僅在加工方法、包裝形式上大量使用了先進技術手段,,在內(nèi)容上還具有濃郁的中國風格,。
航天員費俊龍神六飛行歸來后,列出了這么幾樣他覺得在天上味道不錯的東西:蝦仁,、紅燒牛肉,、烤麩、叉燒肉,。不知神七航天員返回后,,又會盛贊哪幾樣太空“大餐”?
神七成功發(fā)射 宇航員在艙內(nèi)微笑招手[組圖]
編輯:
傅文濤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