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捕獲莽山烙鐵頭蛇 其價值堪比華南虎(圖)
莽山烙鐵頭
莽山烙鐵頭蛇:“蛇中熊貓”
莽山烙鐵頭蛇于1989年才首次被發(fā)現(xiàn),。當年9月,,湖南莽山自然博物館館長陳遠輝在莽山自然保護區(qū)內發(fā)現(xiàn)了一條“罕蛇”,,并估計它就是傳說中的“小青龍”蛇。后經國內外專家嚴格認定,,證實這是蝰科腹亞科烙鐵頭蛇,。世界上有30多個烙鐵頭蛇種類,但沒有發(fā)現(xiàn)過如此巨大的烙鐵頭蛇種,,因而將其命名為“莽山烙鐵頭蛇”,將它單列為“莽山烙鐵頭屬”,,此屬也只有莽山烙鐵頭一種,。國際生物界認為這種蛇在蛇類演化中有著極其特殊的地位,有相當高的科研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
和一般蟒蛇不同的是,,莽山烙鐵頭是劇毒蛇,其重量是其他烙鐵頭蛇的十倍以上,。
但莽山烙鐵頭一直僅在湖南莽山自然保護區(qū)出現(xiàn),,成為了眾人不解之謎,也讓它成為了“中國最具特色和最有價值的蛇類”,。
基于其重大科研價值,,1994年《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劃》將其列為一級優(yōu)先保護蛇種;1996年國際保護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同盟)將該蛇列入《紅色名錄》,;2004年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布的“中國11種比大熊貓還瀕危,、急需拯救性保護的野生動物”的名單中,莽山烙鐵頭蛇位居第10位,。
莽山烙鐵頭蛇不僅非常珍稀,,還極具觀賞價值,全身色澤鮮艷,、花紋獨特,,被生物學家稱為“蛇中熊貓”。
來源:南方都市報
熱點推薦:
編輯:
劉彥昆
|
更多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