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本報曾曝光過東莞的涼山童工事件
去年5月21日,本報《東莞新聞》曾以《勞動局來查,,我們就放假》為題曝光了東莞市東城區(qū)一飾品廠使用80余名涼山童工的消息,。
為了躲避勞動部門的檢查,廠方往往要求這些童工對外稱“已滿18歲”,;而碰到勞動部門檢查時,,廠方更是馬上給這些孩子“放假”,讓他們出去看投影,。
在跟記者熟悉之后,,這些孩子告訴記者,,他們是四川涼山人,“總共來了有好幾百人,,這個廠里有200多人,,還有300多在另一家工廠”。
記者從工廠對面的石井社區(qū)衛(wèi)生站了解到,,由于在工廠長時間工作,、住宿環(huán)境較差,這些童工經(jīng)常因感冒,、發(fā)燒來衛(wèi)生站治療,。
在病人登記表上,記者看到來此看病的童工年齡在15歲到17歲之間,。記者采訪時,,一名15歲的少女正好因為發(fā)燒到衛(wèi)生站打點滴。
而本報曝光的當天,,在勞動部門趕來檢查之前,,同樣是幾個工頭用小面包車將這些孩子轉走。
昨天,,記者回訪這家工廠時發(fā)現(xiàn),,還有大批涼山工人在此;衛(wèi)生站里還時常能看到這些涼山工人來治療的身影,。
評論:“童工現(xiàn)象”的三大痛點
他們來自四川涼山,,大多未滿16周歲,在陌生的土地上,,他們常被打罵,,幾天才能吃一頓飽飯,一些小女孩甚至慘遭強奸,。他們?nèi)諒鸵蝗盏貜氖路敝氐墓ぷ?,一些孩子想要逃跑,但前路已被封死,,工頭們用死亡進行威脅,,告誡他們逃跑就要付出代價(4月28日中國新聞網(wǎng)報道)。
近年來,,有關童工的悲慘新聞屢現(xiàn)報端,。每一次,都觸動人們深深的痛,。童工問題,是典型的“欺小”式丑陋,,是附著在社會肌體的一顆尷尬毒瘤,,痛點顯而易見,。
痛點一,使用童工,,是國家法規(guī)明確禁止的行為,,但是企業(yè)對此不當回事,執(zhí)法部門竟束手無策,。法網(wǎng)“疏而有漏”,,使用童工可以放心大膽地干。在輸入地那些近乎公開的“童工市場”,,在輸出地四川涼山,,很多人都清楚地知道工頭拐騙童工的現(xiàn)象,可就是從來沒有公權部門出面干涉過,。
痛點二,,“工頭”的違法行為被邊緣化。很多孩子是通過一些“人販子”式的中間人,,才落入火坑,。“人販子”在孩子及其家長面前,,以“辦好事”的形象出現(xiàn),;在用人的企業(yè)面前,他們有些又是服務于企業(yè)的“中介”,。這是童工形成鏈中,,最為可惡的一環(huán),卻逍遙法外地掙著大量黑心錢,。
痛點三,,打工孩子的家長沒有盡到監(jiān)護責任。放未成年的孩子出去打工,,其實是認同了別人對自己孩子的侵害,。盡管由于生活貧困等原因使之情有可原,但適當?shù)呐u,、教育,、引導也是必要的。 (馬龍生)
相關評論:
作者:
汪萬里
編輯:
李志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