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日暖春之旅的第二天,,上午與日本首相福田康夫進行了會談,在會后兩人同時召開了記者會,,雙方也宣布簽訂中日聯(lián)合聲明的第四份共同文件,。
在這場國際矚目的高峰會當中,當然西藏問題還有東海油氣田開發(fā)的問題,,雙方也交換了意見,,我們先來看部分的內(nèi)容,然后再請邱震海先生來為我們再點評分析,。
胡錦濤:我們同達賴喇嘛的接觸,,他私人代表的接觸商談,,是認真的、嚴肅的,,我們希望達賴方面以實際行動,,表現(xiàn)出誠意,真正停止分裂祖國的活動,,停止策劃煽動暴力活動,,停止破壞北京奧運的活動,為下一步的商談創(chuàng)造條件,,我們希望接觸能夠取得積極的成果,。
關于東海問題,,兩國的外交部門根據(jù)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進行了深入的磋商,取得了重要進展,,已經(jīng)看到解決問題的前景,,我為此感到高興。我們商定,,雙方繼續(xù)加緊磋商,,盡早達成協(xié)議。
中日第四份共同文件彰顯兩國相處之道
邱震海:對,,這份文件是大家期待已久的,,之前各方都在猜,第一會不會簽,?第二會簽些什么東西,?在這個過程當中,以前我們也講過,,甚至有一陣當時還傳出消息來說,,可能會流產(chǎn),可能會不簽,。
現(xiàn)在到最后一天,,終于還是簽了,而且簽的內(nèi)容等一下我們可以解讀一下,,我認為可圈可點,,有非常積極的,也有某一些信號讓我們感到中日關系還不是那么樂觀的,,我們還是有現(xiàn)實的態(tài)度來處理,。
第一個我覺得從這份政治文件上可以看出來,第一雙方是有共識的,,雙方對發(fā)展未來的方向是有共識的,,但是在發(fā)展過程當中還是有障礙的,。
第二句,雙方是有遠見的,,有遠見卓識的,,但是雙方在未來如何望遠,能不能望的很遠,,能不能看的很清晰,,就是未來這條路是不是能夠看的清楚呢?雙方還不是看的那么清楚,。
此話怎講呢,?我們可以看內(nèi)容就知道了,這次我們知道第四份文件終于姍姍來遲,,終于簽了,。第一我覺得雙方里面有一句話是非常重要的,開通民意,。他就說和平與友好是中日的唯一的選擇,,我覺得這句話,等一下如果有時間我可以再展開,,我認為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一個貢獻,。
雖然可能有些人覺得這是相對比較空,比較虛,,但是我認為在中日關系目前的情況下,,我們也不可能期待過高,我們知道中日無論在過去幾十年,,乃至在過去十年,,我們知道中日關系由于小泉參拜靖國神社等等,跌入到低谷,。
現(xiàn)在終于走出低谷,,走出低谷當中,如果我們回首再去吸取這個教訓的話,,過去十年一個重大的教訓就是雙方無論在歷史問題,,還是由于目前兩強并列這種態(tài)勢得不到很好的處理,雙方都比較情緒化,,當然主要在日本方面都比較情緒化,。
現(xiàn)在雙方終于絢爛歸于平淡,終于從過去的十年當中,,風風雨雨當中走出來,,認為這個是和平與友好是我們的唯一的選擇。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以前一再講過的,,就是無論是兩個人,,還是兩個國家都是這樣的,。
我們是鄰居,雖然說我們彼此有許許多多的歷史,、現(xiàn)實,、未來的恩怨,但是如果我們以后不想打仗,,如果我們以后不想以暴力,,暴力的最高手段就是戰(zhàn)爭,來處理我們之間非常復雜的問題的話,,那么我們只有雙方靜下心來,,雙方找出一種理性、務實的一種相處的辦法,,這就是所謂的唯一的一個基本的涵義,。
其實在過去歷史上我們知道,歷史和國際眼光,,當年的德國和法國也是這樣的,,德國和法國他們的交惡的歷史要遠遠超過我們中日交惡的歷史,,我們充其量只有100多年,,而德國和法國是1000年的交惡的歷史,千年烽火連綿,。
而且當時1918年第一次大戰(zhàn)打完之后,,雙方還不服輸,于是有了第二次大戰(zhàn),,一定要打的生靈涂炭,,最后絢爛歸于平淡,雙方說OK,,我們累了,,讓我們坐下來談一談,如果和平相處,,這個代價太大了,。
所以以前我也曾經(jīng)跟歐盟的一個創(chuàng)始人,現(xiàn)在還活在世界上的一個助理,,當時我就問他,,我說在1918年的時候,你們1945年當時說,,是唯一的選擇這種智慧,,在1918年,就是一戰(zhàn)剛剛結(jié)束的時候能不能產(chǎn)生,?他明確告訴我,,不可能產(chǎn)生,,他說當時只有一小部分精英人士有這種所謂的前瞻性的智慧和思維。
在德,、法兩個大國的民眾當中,,絕大部分人是沒有這種,絕大部分人覺得還沒有決出勝負,,怎么可以說和平是我們的唯一抉擇,,就是人性的弱點。你看人有時候是一種很無奈,,也是很不理性的一種動物,,關鍵你怎么能夠跨越這個,跨越這種情緒,。
所以現(xiàn)在我認為中日之間,,開通民意的第一句話就是說是我們的唯一選擇,這是一個了不起的貢獻,。當然這種智慧未來要伴隨機制,,要伴隨一種繼續(xù)的善意和誠意,包括一種氛圍去實現(xiàn)的,,但是從本身這一點上,,我覺得首先是值得肯定的。
還有就是雙方各自肯定了對方無論在過去30年,,因為中國是過去改革開放也30年,,還是60年,因為日本是戰(zhàn)后1945年到現(xiàn)在正好60年出頭一點,,無論是30年還是60年,,對各自地區(qū),對自己國家,,對國際社會作出的貢獻,,中方肯定了日方過去60年的貢獻,日方肯定了中方過去30年的貢獻,,這也是基本的一個肯定,。
但是在一些關鍵的問題上,在雙方關心的,,最關切的核心國家利益的問題上,,就是日本要走向世界大國,它的一個標志就是要成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中國要遏制臺獨,,那基本的一個標志就是希望世界上大多數(shù)的大國,都能夠?qū)Χ糁婆_獨表示一個反對,。
在這兩點上,,雙方表示理解對方的核心需求,,但是雙方?jīng)]有給對方一個對方最需要的一個承諾。換句話說,,中國在聯(lián)合聲明當中,,只是說中國重視日本在聯(lián)合國當中的作用,中國也非常理解日本希望成為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的這種需求,。日本在臺灣問題上也沒有做出明確反對臺獨的這么一種表說,,而只是說,日方將堅持在日中聯(lián)合聲明當中一貫的有關臺灣的立場,。
雖然說,,相對說比較友善的這種東西,但是沒有點到對方所需要的那個點上,,所以凡此種種,,我們就可以看出,一方面是有共識,,大家終于絢爛歸于平淡,,達成了一個共識,我們一定要和平相處,,要找出一種相處之道,。
但是,還是有很多面對未來的道路怎么走,?還是有很多結(jié)構(gòu)性的障礙,,至少大家對對方還不是那么充分的信任。如果說我們明確的知道我們未來的終極目標是什么,,路在哪里,那我就可以回應你的需求,,換句話說,,雙方在進行非常微妙的、小心翼翼這種探索的過程,。
編輯:
霍吉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