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臺灣 > 兩岸三地 > 正文 |
|
歐美智庫專家學者這兩天出席新加坡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舉辦探討中國崛起的專題研討會上,,對中國崛起對全球造成影響看法分歧,,有學者認為,在美國政府表明要維持現狀的立場后,,且中、美今后應以經濟合作為主題後,臺海兩岸局勢已經趨于平穩(wěn),,中、美不會為臺海局勢動武,。
美國知名智庫機構布魯金斯研究所的達德(IvoH.Daalder)從五日率十二名學者到新加坡參加中國崛起專題研討會,,他們已于去年三月在倫敦舉行一次中國專題研討會,讓歐美研究中國的學者進行交流,。
達德表示,,去年出席倫敦中國專題研討會的歐美學者,,大多看好中國崛起后的經濟發(fā)展。
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院長紀梭則在發(fā)表對研討會的觀察時稱,,亞洲學者對中國崛起抱持樂觀與歡迎的態(tài)度,,并認為亞洲學者較能具體地看出中國崛起的建設性意義,例如亞洲學者認為中國與非洲國家加強關系,,目的是要加強中國對非洲大陸的援助,,但歐美學者卻把此舉視為是中國對非洲進行經濟剝削。
達德在談到中國和美國的關系時認為,,中,、美兩國今后應該會以經濟合作為主軸,在影響亞洲穩(wěn)定的臺海兩岸關系問題上,,美國政府已經清楚表達維持臺?,F狀的立場,這讓臺海兩岸一旦發(fā)生沖突所可能引發(fā)的風險降到最低,,換句話說,,中國和美國不會因為臺海課題而大動干戈。
達德表示,,臺海局勢已經平靜下來,,中、美關系會穩(wěn)健發(fā)展,,但以目前的條件而言,,雙方合作關系只在經濟合作層面,不可能提升到建立經濟夥伴關系的階層,。
達德受訪時說,,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是和每個國家建立友好雙邊關系,而不是透過勢力均衡去達到牽制他國的目的,,對于中國,,美方也是如此。
達德指出,,美國要與中國建立強穩(wěn)的關系,,基本上美國要與各國交好,美國也歡迎中國在崛起同時,,能在全球事務上負起更大的責任,,因此他不認為制衡中國是布什政府的政策。
這批來自美國,、德國,、法國、英國和比利時的歐美學者,在結束這場研討會后,,今天將飛往北京訪問,,并與當地中國官員和學者交流,同時會晤中國的非政府組織,。
達德透露,,在結束北京的訪問后,布魯金斯研究所將在今年較晚時在華盛頓舉辦第三場中國專題研討會,。
編輯:
xw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