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資訊 > 港澳臺 > 透視臺海 > 正文 |
|
十年后的大選,,陳水扁不用再連任了,,但這位五十多歲的權力者,,顯然無法忍受失去關切的寂寥,頻頻要站到第一線來操控,。陳水扁的動作愈多,,謝長廷的主體性就愈受到威脅,長扁間的矛盾愈會被突顯,。
在此基本背景下,,馬英九的策略其實沒什么大不了,就是“躲在陳水扁的背后”,,讓陳水扁手伸不到,,也就打不到,謝長廷想打馬,,卻要先面對扁,。入聯(lián)公投就是這樣的設計,陳水扁無法因此痛打馬英九,,謝長廷也打不到馬英九,。
包含黨產(chǎn)、包含國民黨的歷史原罪,、包含二二八,、包含戒嚴幽靈,,馬英九都采取了躲在扁的背后策略在因應,和民進黨的訴求保持著些許的認同,,又保有些許的差異,,但絕不像過去的國民黨般,站在陳水扁的正前方追對廝殺,。
從戰(zhàn)略角度上,,馬英九的戰(zhàn)法似乎自有其道理,經(jīng)過多年的政黨惡斗,,臺灣確實有許多選民不想再看到廝殺對壘,。但問題是,馬英九的戰(zhàn)法卻有一核心的問題:表面上不卷入陳水扁的戰(zhàn)場,,但實質(zhì)上的主控者依然是圍繞著陳水扁的出手在轉動著。
經(jīng)驗老道的政治人物都瞭解,,與莊家對賭必輸,,競選時千萬不能跟著對方設定的框架走,因為順著對手的框架,,就已經(jīng)證實了對偶議題的正當性,,祇是雙方對議題達到的方法可能不同而已。這樣子,,頂多和對手打成平手,,但不會贏。
馬英九目前選擇的是“逃脫”對手設下的議題戰(zhàn)略,,雖然看起來沒有對壘廝殺,,但“逃脫”代表著沒有超越對手的自信,甚至讓人看出在這領域中的可能“自悲”,。
更何況,,“總統(tǒng)”大位和臺北市長終究不同,陳水扁正持續(xù)操作的“恐中”議題,,是臺灣領導人無法永遠回避的真議題,,躲在阿扁背后,搞久了,,當然謝長廷會很困窘,,但別忘了,馬英九背后的深藍,,也會反彈,。而中間的選民,難道會看不出來,,逃脫,,并無法許諾真正的未來,!
所以,真正在疑慮的不該是謝陣營,,也不是藍軍中的那些“某某公”,、“XX老”,最該焦慮的應是馬英九:離投票還有兩百多天,,總不能天天躲在陳水扁背后吧,!不跟阿扁對壘廝殺,可以,!但沒有新的戰(zhàn)場和超越,,卻是萬萬不可!
馬英九能不能真正提出跳脫陳水扁設定的框架,,找到讓選民更在意,,而且有實質(zhì)內(nèi)涵的新戰(zhàn)場?這才是馬英九方面,,需要趕緊惡補的功課吧,!
編輯:
解文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