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標簽: | [文革] |
為什么拖延轉載《評〈海瑞罷官〉》
1965年11月10日,上?!段膮R報》突然發(fā)表姚文元長文《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點燃了“文化大革命”的導火索。但是,,以吳冷西為總編輯的《人民日報》在20天內(nèi)予以抵制,,不轉載姚文元的文章,。
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中央主持一線工作的劉少奇,、鄧小平,、彭真等不知道姚文元文章的背景,更不滿意姚文元文章的強詞奪理,,故以不同方式拖延,。但是,姚文元文章引起了彭真等人的不安是肯定的,。11月13日,,北京市委書記鄧拓、宣傳部長李琪與《北京日報》社社長范瑾等人會商后,,向上?!段膮R報》了解《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一文的背景。上海市委書記處書記張春橋指示,,不向北京透露,。鄧拓等人沒有獲得多少“背景”情況,遂將情況報告了彭真,,決定《北京日報》不轉載姚文元文章,。這個情況,吳冷西是知道的,。
《人民日報》社內(nèi)部,,有不少人看出姚文元文章大有來頭,認為要予以轉載,。這其中包括新任副總編輯李莊,,他看了姚文元文章,“迷迷糊糊感到要出什么大事了”,。其他編輯也有這個感覺,,覺得好像應該轉載,又怕承擔不起責任,,都來請示總編輯吳冷西,。
吳冷西答復說,他要請示中央,。吳冷西請示了當時主持中央書記處工作兼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組長彭真,。中央“文化革命小組”,是早在1964年7月2日毛澤東主持政治局常委會議時決定成立的,,組長彭真,,副組長陸定一,成員是3個人:康生,、周揚,、吳冷西,。中央“文化革命小組”的任務就是領導意識形態(tài)領域里的“批判”運動。這樣,,從1964年7月以后,,從文藝領域批判電影《北國江南》、《早春二月》和京劇《李慧娘》開始,,批判的風潮逐漸擴大到其它意識形態(tài)領域,。彭真和吳冷西本來都是“九評蘇共中央公開信”的起草和定稿人員,如今又有了這個“小組”的工作關系,,相互往來就更多了,。
彭真不同意姚文元文章,而且為上海發(fā)表此文而惱火,,在吳冷西請示的時候,,就要求不予轉載。但在這個時候,,吳冷西沒有像以往那樣另辟蹊徑,,直接向毛澤東請示。為什么,?或許是因為他已經(jīng)感覺到,,毛澤東和他的關系出現(xiàn)了裂痕。
本來,,是否轉載姚文元文章,,吳冷西想同時請示鄧小平和彭真,但這時鄧小平去了西南三線視察,。這樣,,轉載姚文元文章的事拖了下來。但是,,在姚文元文章刊出之后的3周時間里,,華東各省報轉載了姚文元文章,,顯出了幾分熱鬧,。可在北方,,尤其是在報紙最集中的北京,,卻沒有一家報紙轉載姚文元文章。南熱北冷,,一時形成對照,。
11月27日,周恩來從上?;氐奖本?,帶來了毛澤東對北京各報不轉載姚文元文章的嚴重不滿,,通知轉載。
相關閱讀:
相關新聞
編輯:
梁昌軍
|